保靖县融媒体中心8月29日讯(通讯员 石莎莎 陈小俊)当前,保靖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如火如荼进行。8月20日,保靖县文物调查队在迁陵镇喜鹊溪社区笔架山山顶(现笔架山寺内)发现一块较大的“象”形石刻。
石象在原始石灰岩上经人工简单雕琢而成,呈俯蹲状,前肢撑地,后躯趴卧,象鼻向右侧卷曲,整体形态憨厚,雕刻刀法简练、朴拙。象头顶部有一圆形凹槽,凹槽直径约40cm,深约4cm,疑似大型建筑柱洞或置放大花瓶等物件,具体功能有待后续考古调查。石象头部朝南,方向190度,整体长3.1m,宽2.8m,高1.4m,象体宽1.5m。石刻上无明确纪年。笔架山原名烟霞山。根据清同治《保靖县志》卷二·古迹载:“烟霞阁,在县城西烟霞山,相传土司昔曾建阁其上,以为游憩所。嘉庆三年(一七九八年)安置戍楼其上,建有傑阁三簪,岁久就圮。道光十一年,知县谢元谟倡建吕祖阁于上”推断石像年代为明清时期。石刻存在风化现象,保存状况一般。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与“祥”字谐音,因此“象”被赋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国有象则天下太平,家有象则吉祥平安。笔架山“象”形石刻的发现,为保靖县土司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
一审:周榆林
二审:张晓莉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莎莎 陈小俊
编辑:吴学敏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842/63/1422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