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酉水徭歌:山河间的青铜史诗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源 编辑:吴学敏 2025-04-17 15:21:26
—分享—

酉水自鄂西七姊妹山南麓发源,复纳黔东松桃之水,如匹揉皱的绿缎,在渝鄂湘边境的喀斯特峰林间蜿蜒九转。经来凤、酉阳,汇猛洞河、花垣河诸流,至保靖段忽遇喀斯特地貌收束,形成闻名遐迩的 "十里画廊"。两岸峦岫叠翠,倒映在粼粼如练的水面,恍若丹青圣手以云为笔,蘸着天光细细皴染。春时夹岸桃李灼灼,落英逐浪成霞;夏月竹影婆娑,蝉鸣与涛声相和;秋深层林尽染,丹枫似火燃于碧波;冬雪初霁,玉树琼枝倒映琉璃世界。这般人间仙境,偏有三十六道险滩暗藏杀机,如猛兽利齿伺于锦绣之中。

破晓时分,号子声劈开晨雾。"起锚 —— 哟!" 几条古铜色脊梁齐声怒吼,纤绳绷成满月。他们赤足踏过青苔斑驳的纤道,脊梁迎着朝阳,恍若青铜鼎上的饕餮纹。领头人腰间缠着油布裹着的《水经注》残卷,那是祖上七代传下的 "水路图"。行至 "鬼见愁" 滩,浊浪排空,声若雷鸣,号子声骤然转急:"脚踩石头手扒沙,风里雨里往前爬 —— 哟呵!" 汉子们如铁铸般钉在礁石上,血珠顺着古铜色的肌理滚落,在晨光中碎成金箔,融入靛蓝的浪涛。领头人忽然抬头,望着左岸形如弯弓的山梁:"此处乃南北二源交汇之所,先祖当年就是在这个漩涡里捞起半卷《水经注》……

晌午日头正毒,两岸蝉鸣渐歇。年轻纤夫将草鞋挂在腰间,脚掌在滚烫的礁石上碾出深痕。他忽然指着对岸峭壁惊呼:"快看!" 众人抬眼,只见飞瀑自千仞之上垂落,如银河倒泻,在阳光里幻作七色彩练。老纤头却长叹:"这水帘洞的水雾最是害人,去年腊月就有人在这儿滑了脚......" 话音未落,江风骤起,浪花裹着细碎的金箔扑面而来,号子声陡然高亢:"浪打船头晃三晃,咬紧牙关莫松缰 —— 嘿唑!" 汉子们的身影隐入虹霓之中,号子声在峡谷间撞出青铜的回响。

图片1.png

酉水河畔纤夫

暮色四合时,货船终于泊岸。纤夫们席地而坐,就着月光啃食冷硬的苞谷粑。对岸吊脚楼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倒映在河面如鲛人流泪。有人突然站起身,对着江心清啸一声,惊起白鹭掠过水面。涟漪荡开处,千年岩画上的古纤夫仿佛活了过来,与眼前的汉子们重叠成永恒的剪影。老者摩挲着腰间的残卷:"郦道元说 ' 酉水北源出武陵,南源出黔中 ',咱们土家族的祖先,正是顺着这两条血脉走到今天啊。" 晚风掠过纤道,隐约传来古老的歌谣:"酉水长,纤夫忙,脚踏险滩头顶霜……"

现今的迁清公路沿着酉河,宛如一条硕长的银链,曲折蜿蜒,悄无声息地宣告古老纤夫号子的落幕。往昔,那穿透风雨、激昂人心的号子声,已然被汽车疾驰而过的呼啸声取代 。

然而,每逢暴雨过后,酉水河畔依旧会传来隐隐约约的号子声,缥缈空灵,仿若来自遥远的过去。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如同古老的象形文字,在岩石上蜿蜒曲折,默默记录着人与水惊心动魄的博弈。

当游船缓缓驶过 “磨钩滩” 这处险滩,导游小姐甜美的嗓音在山水间悠悠回荡:“各位请看,左岸那道形如弯弓的山梁,就是当年纤夫们……” 话音还未落下,浪花已如千军万马,轰然拍打着河岸,仿佛是在为那些沉默而坚毅的脊梁发声。那号子声,早已化作浪涛的节拍,深深镌刻在酉水的血脉之中,成为这片水域永不磨灭的记忆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源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8/51/148785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