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县:28处“渔政天眼”显威力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琴 编辑:吴学敏 2025-04-07 13:52:54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4月7讯( 通讯员 何琴) 近日,保靖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森林公安局,通过智慧渔政天眼系统精准锁定目标,在花垣河保靖段禁捕水域45分钟内完成布控收网,成功抓获两名使用背包式电鱼设备的违法人员,现场缴获渔获物4.8公斤。这是该系统自2022年投用以来查获的第7起非法捕捞案件,标志着"科技护渔+联合执法"新机制进入成效显现期。

图片1.jpg

智能监控锁定目标 45分钟完成收网

3月27日上午10时15分,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接到市民举报,称花垣河保靖县段某禁捕水域疑似有人电鱼。值班人员立即启动智慧渔政系统,通过周边2个高清摄像头同步追踪,发现两名可疑人员正背着黑色背包在浅水区移动。系统通过AI行为识别技术,自动研判其电鱼特征并生成精准坐标。执法人员随即联动森林公安组成7人突击队,运用无人机预伏侦查,仅用45分钟即在目标水域完成合围。

"这是我们第三次通过市民举报+科技执法的模式快速破案。"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渔政执法人员介绍,智慧渔政系统集成了热成像云台和智能分析算法,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测。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捕捉人体热源,配合水位传感器和船只识别功能,构建起多维感知网络。

多维度协同执法 构建立体监管体系

此次行动展现了警渔联动机制、两部门建立的“水陆空立体”巡查机制的强大威力。县森林公安局民警彭运海现场演示了执法全流程:无人机高空巡航锁定可疑区域,执法艇江面布控,智能终端实时回传画面,执法记录仪同步摄录。“我们采用‘渔政锁定目标、公安固定证据’的协同模式,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法定程序。”彭运海表示,通过智慧系统与公安天网工程的数据互通,已实现违法线索自动推送、执法过程全程留痕。

目前,保靖县已建成覆盖28处重点水域的智慧监控网络,配备1台无人机、3艘执法艇及全地形巡逻车。与公安、水利等部门建立的"联动机制",实现线索共享、联合办案、联合宣传、联合培训、联合督查的全链条协作。

图片2.jpg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 非法捕捞同比下降68%

数据显示,自2024年下半年智慧渔政系统升级以来,全县非法捕捞案件同比下降68%,行政处罚执行率达100%。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亮表示:“我们正从‘被动执法’转向‘主动防控’,通过建立水域生态大数据平台,实现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精准预警。”

在执法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系统的智能预警功能:当监测到禁渔区出现异常移动目标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多级预警,通过短信、APP推送等方式通知执法人员。这套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热成像等先进技术,能对全县重点禁捕水域实施24小时智能巡护。“这套系统相当于给每条河流配上了多位‘智能河长’,让非法捕捞行为无所遁形。”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向开飞介绍。

图片3.jpg

全域覆盖持续升级 守护水域生态未来

为进一步巩固禁渔成果,保靖县计划年内新增5处智能监测点,重点覆盖交界水域和支流河道。同时将引入AI语音警示系统,对误入禁渔区的船只自动播放政策法规。“我们还在探索与科研机构合作,利用水质监测数据和鱼类洄游模型,动态调整执法重点。”朱亮透露,通过构建“天上看、水面查、岸上巡”的立体化监管体系,以“数字化”“信息化”方式,让打击非法捕捞执法工作从“人防”到“人防+技防”全面提升,实现“精准发现、快速打击”的执法效果,力争实现非法捕捞零发生。

一审:何晗竹珺

二审:张晓莉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琴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8/99/148482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