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到保靖甘溪洛浦古城青少年研学基地研学 赋能学生全面成长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发军 滕丽尧 吴冶 编辑:吴学敏 2025-10-27 11:41:08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10月27日讯(通讯员 张发军 滕丽尧 吴冶)温暖的阳光下,深秋的甘溪田野仍然飘荡着丰收的阵阵余香。10月24日,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高二年级630名学生精神抖擞地走进了保靖县复兴镇甘溪村保靖甘溪洛浦古城青少年研学基地。

图片1.jpg

“甘溪真是太神奇了。”在保靖甘溪洛浦古城青少年研学基地,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高二(1)班的凌峰一展同学双眼放光,兴奋得有些语无伦次,“洛浦古城、彭鼎土司古墓、甘溪彩虹桥、苞谷粑制作大课堂……真是感觉时间在这美丽的山水间凝固了。”

图片2.jpg

“是啊。”陪同凌峰一展同学一行的保靖县教体局驻甘溪村工作队的张老师一边说,一边领着他们参观甘溪村展览室,“如果你们来得早一些时候,就会看到这里上千亩金黄色稻浪,就会欣赏到高高挺立的几百亩成熟的高粱,就会被稻田上空一行一行缓缓飞行的白鹤深深吸引……如果你们春天来,油菜花的海洋会让你们忘却这个世界。”

正交谈的时候,湘西州第二民中的领队老师开始组织学生集合,630名学生分成三组开展研学主题活动。第一组到九章算术桥那边的无人机理论与实操基地开展活动,第二组走进洛浦古城苞谷粑制作大课堂,第三组进入甘溪学院大讲堂聆听题为《脱贫攻坚战》的思政课。三个组轮流交替,均须完成三个研学主题活动,赋能学生全面成长。

图片3.jpg

无人机理论与实操现场,几名教练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集中讲解无人机的科学原理,然后4人一小组让学生具体操作,教练在一旁具体指导,有的学生甚至还需要手把手教。

苞谷粑制作车间,在专业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5——10人围成一个小组,完成从剥苞谷、用石磨磨苞谷浆、用苞谷叶包苞谷粑、放进大蒸笼蒸苞谷粑全部流程,在让同学们增强合作意识的同时,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不容易,并在制作苞谷粑的整个过程当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苞谷粑蒸熟,同学们争先恐后品尝,感觉甘溪村的苞谷粑太香甜了。没吃完的苞谷粑,同学们则打包带回永顺家里,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

思政课现场,200多名同学兴致勃勃地聆听老师讲解《脱贫攻坚战》。同学们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答对问题,都有小礼物回馈,无论坐在第一排,还是最后一排,大家都有机会。

三个主题研学活动,一直到下午五点才圆满结束。离开保靖甘溪洛浦古城青少年研学基地时,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带队老师王锡武专门向保靖县甘溪祥益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表达了谢意:“非常感谢你们的精心组织、精彩课程和盛情招待!我们收获满满!”

图片6.jpg

据了解,甘溪村地处保靖县复兴镇西南部,为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洛浦古城遗址,不足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土家、汉、苗等民族和37个姓氏的家庭446户、村民1626人。甘溪村作为州级研学基地、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2025年春季学期以来,在湖南省委组织部及保靖县委组织部、保靖县教体局、保靖团县委驻甘溪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保靖县甘溪祥益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用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等产业发展,自上半年试运行以来,来势喜人。本次研学,为“十八洞+保靖甘溪洛浦古城青少年研学基地”研学线路向湘西州教体局成功备案后的首次运营。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发军 滕丽尧 吴冶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54/61/153820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