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势变“助推器”,专业育“新果实”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高楚倩 编辑:吴学敏 2025-11-21 09:19:36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11月21日讯(通讯员  高楚倩)为响应县委片区化、组团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部署,阳朝乡创新驻村帮扶工作机制,成立驻村第一书记联盟,构建驻村工作队后盾单位“联村共建”共同体,打破驻村工作队帮扶一村传统形式,以充分发挥后盾单位优势为前提,实现握指成拳,抱团发展,为全乡面貌焕新注入新动能。

入校调研,打造育才新阵地。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吉首大学工作队牢记育才大政方针,深入贯彻总书记的育才战略要求,坚持四下基层作风。通过面对面与老师、学生交流座谈,点对点分析学校、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准掌握阳朝乡图书库藏单一、教师队伍短缺、学生课余活动匮乏等症结。

工作队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一方面为阳朝乡捐赠图书600余册,添置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等体育器材数件,极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另一方面积极联系专家团队和大学生“三下乡”队伍,开展农文旅规划、法治宣传等服务,并特邀研究生留校支教,强化师资队伍,为全乡培养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我校在丰富了图书种类、体育器材并新加入1名支教老师之后,不仅阅读氛围变浓厚了,体育课上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更重要的是,新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也显著提升。”阳朝校长欣慰地说道。

信号优化,助建数字化新农村。

互联网是新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事关数字化建设进程。“我村离县城较近,资源丰富,产业发达,没什么缺点,就是有些老人偶尔会反映说手机没信号。”阳朝村秘书不经意间透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联通公司工作队敏锐地捕捉到问题,以小见大,积极开展调研,深入洞察全乡问题所在后,迅速对接后盾单位,引进资源,联系技术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求入手,针对制约发展的短板,因地制宜地推进移动信号全覆盖工程。目前,该项目已于6月完成申报,成功争取到百余万项目资金。

“对我们这些从事直播行业的人来说,网络信号也至关重要。只有网络流畅无阻,直播间才能更加火爆。”正准备开启直播带货的龙瑞强调道。此次的信号优化工作,将有力推动阳朝乡数字化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直播带货,扩宽销售新渠道。

“今年,在县融媒体的帮助下,农户种在地里的农产品和村里长在山里的山产品大部分都已销售殆尽,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均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增收。”仙仁村秘书李胡琴笑着说。仙仁村海拔高,拥有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面积广,空气质量优等优势,但距离县城较远,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出现村内劳动力不足、农产品积压、特色产品难“出山”等问题。融媒体中心工作队,坚持以人为本,依托融媒体平台,通过线上直播带货,解决村内农产品滞销难题,帮助绿色健康农产品走出大山,现已为村民销售茶油、山竹笋、高山米等农副产品1000余斤,增收20000余元。

与此同时,县融媒体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免费为全乡提供互联网电商培训,传授直播经验,详细讲解直播敏感词汇、直播话术及后台维护等实用技巧。通过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引导村民亲身体验,有效打破了群众与数字化直播之间的壁垒,搭建起电商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到目前为止,共开展培训3次,培育新农人50余名。“以前总觉得直播很难,找不到入门途径,但经过这次培训后,才意识到直播其实离我们很近,只需一部手机就能随时开播。”梭落坪的杨艳感慨道。

专家进村,引进产业新技术。

农村的活力在农民,根基在农业,土地收成高低关系着百姓新一年的精神面貌。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增“活”,夕铁村、米溪村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对接农业专家,邀请专家团队深入阳朝乡,为辣椒、黄金茶等农业开展种植、养殖培训,提供保靖黄金茶培育技术指导,传授先进种植技术、管理经验等。在农业专家等指导下,2025年夕铁村50亩辣椒种植基地共采收樟树港辣椒10000斤左右,村集体经济增收数万元;米溪村实现200余亩黄金茶增产,带动206户农户增收。

未来,在组团式、片区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机制下,在各驻村工作队的组团带动帮扶下,阳朝乡将越变越美,人民越变越富,生活越变越有活力。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高楚倩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55/64/154450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