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浅议陈亚丽散文三篇
一个女人,若是爱了,你便能感受到她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她用温柔的眼睛,注视着世间里一切平凡不平凡的事物,从山边挂着露珠的细弱的草,到天空中飘落的晶莹的雪。一个女人,若成了母亲,你就能感受到她心智里最强大的部分。她用无限包容的情怀,爱着宇宙万物里所有的生命,不管是亲近如爱人,还是陌生如路者。
这便是陈亚丽,湘西大山的女儿,一个普通的女性作家,一个对世界充满爱意的女性。她用女性独有的细腻触角,呈现给我们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初识她的散文,竟有恨不能一口气读完之感,但是一读完,又令人回味,令人慢慢欣赏。
作者出版过两本散文集。本文只选择她的三篇近作进行分析。在《为小草写真》里,作者的文笔细腻而动人,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细微的角落,娓娓道来,那情感也如流水般细细洒落笔端。她选取的素材,是不起眼的山间小草,什么“吴耳葱、格格草、马齿苋”,什么“芭茅草、野胡葱、艾蒿”。看到这些,你不由地莞尔一笑:全是湘西的植物百姓,大山的生物子民,熟悉而又亲近。作家就是有这种便利,能让一株株遭人遗忘的野物,瞬间大放异彩。它们欢笑着、嘻闹着,浸润着作者浓浓的情感,在山野间、阳光下,诉说着崇山峻岭的心事,建造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
这便是作家对山的眷恋,对生命的体悟,尤其是当她“爬上山颠,伏在地面,从小草的根部向上拍摄的时候”,这小草就摇身一晃,成了“高耸入云的建筑”,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相互团结、彼此依靠,这分明就是大山子民的象征,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倔强的写照。我们大山的儿女,隔离了尘嚣,长年累月做着卑微的工作,似乎早已如草芥般被人忽略,遭人遗弃。可是在亚丽的笔下,在她伏身仰头的视角里,即使卑微如小草,也能坚守良知,尊重生命,维护尊严。这是人性的光辉,是对众生平等的追求与大爱。亚丽的写作,彷如小草的写真,也因此永久地定格在了湘西女性创作的历史长卷中。
不同于纵横千古的大爱,《雪孩子》里则充斥了作者强大的个人情感,那便是母性的润泽。龙应台有云:“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身为女性作家的作品,亚丽《雪孩子》展现给我们的,没有惊涛骇浪的社会斗争,只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还有温情的母爱与正直的理性的交融汇合,塑造出另一个平凡而强大的母亲的形象。文章开头,南国第一场雪的降临,引发了作者内心处最隐密无私的爱,从“雪孩子”联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和母亲。雪的到来改变了世界的颜色,孩子的到来也改变了母亲生命的色彩,全篇上下流溢着素面的光泽。文中,身为教师的母亲用“火柴宝宝”轻柔地哄孩子睡去,孩子长大后又成为老师在电话里温柔呼唤自己孩子的名字。一代又一代,生命的责任如同历史的脐带,纠结起女性所有的情感,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之间纯净的血液。结尾处,对残疾儿童的描绘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这是不论是否身为母亲、女性都能感受到的情感交流,爱的延续与散播,也将读者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全文没有传统散文里对女人天职的一味颂扬,也没有一般作品中传统文化思想的矫情传播,更没有学术随笔里充满隔离感的术语堆叠。这里只有最简单、最深刻、最不加思索的爱。它是对女性情感的写真,对普通生活的写实,对生命意义的再现。
在《畅饮芬芳的爱情》里,作者从母亲的身份跳脱开来,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精灵可爱的小女人陈亚丽。她轻灵地活跃在山野间,脸上竟是稚气的模样,因一把灿烂的野菊花而欣喜莫名,又因爱人无言的沉默而噘嘴生气。是啊,在自己的爱人面前,再坚强、伟大的女性,也成了靠着大树的草,依着枝头的鸟,用温婉的爱希求着爱人的回应。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外表大大咧咧,其实骨子里就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爱家顾家的男人。”文中丈夫先是矜持着沉默前行,后终因拗不过妻子的要求,抛下了大男人的架子,伸长了手脚去扯那妻子够不着的花藤。两人在清风徐绕的山野间漫步,嗅着芬芳的野花香气,倾听着古老悠扬的苗家歌谣,诉说着各自的感悟和心语,好一派田园牧歌的美丽情调。
不必故作深沉地去描绘一场惊心动魄的爱,一个简简单单午后登山的情节,一对小夫妻淡淡的生活小场景,便能蕴蓄出如野菊泡茶一般朴素、芬芳的情感,也能传导出度过风霜雪雨后绵远流长的浪漫与时尚。亚丽没有去刻意创造,只是去用心发现,以她纯净的心灵体验,敏锐地选取了这平凡、素朴的生活场景,以小见大,将之定格为摄影机里永恒的片段,用流淌的文字使之留存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三篇散文,不足以窥见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思想内涵,却能传达出亚丽敏锐的文人触觉、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善良的人文情怀。当理想堕落为现实,主流被小说占据,边缘文化被强势文化所掠夺,她的几篇清新细腻的散文,恰如一股清泉,注入进奔流的湘西文学河流,流淌到洋洋洒洒的大文化浪潮之中。
我们静静地期待着——正如我们静静地读着她的文字——这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奇女子,定能以她温润如水的情感,坚硬如砂的毅力,创作出更多令人欣喜的美文。
(作者简介:罗琼,女,博士,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作者:罗 琼
编辑: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