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一点生活

作者:三宝• 编辑:易果 2012-02-07 15:56:00
—分享—

  狗剩最近很烦——研究生论文答辩通不过,拿不到毕业证,毕不了业……

  狗剩的研究课题和方向,是导师亲自帮助选定的,毕业论文《新兴社会阶层分析》很时尚很前卫,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列入了国家计划,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学校特地举办了三场研究生论文答辩会,狗剩匆忙应对。

  第一次答辩,狗剩准备了半个月,感觉良好。狗剩开着自己的跑车在城市里穿梭,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些公司、会所、宾馆,访问了一些总裁、总经理、董事长,了解了一些情况,回来后赶写了一篇万余言论文,论点四平八稳,论据有点无面,论证牵强附会,狗剩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答辩会上的学界权威们如坠云雾之中,个个亮起了红灯。

  狗剩百思不得其解,前思后想,第一次答辩的论文似乎少了点什么,心里却搞不明白。第二次答辩,狗剩足足做了一个月准备。狗剩开着车上山下乡,走村入户,与农民拉家常,了解的情况写满了三个笔记本。调查回来后,狗剩整理第一手资料,并综合第一次调查的材料,进行梳理分析,提纲挈领,完成了一篇自认为思想较为深髓,论据点面俱全,论证科学严谨的论文。但是,学界的老学究们仍没有举手通过。

  有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狗剩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认为是感性认识有余,理性认识不足造成的。第三次答辩,狗剩做了精心准备,在图书馆查了一个月资料,收集了大量的理论权威论据。尔后,狗剩把前两次答辩的事实论据再次进行分析归纳提炼,结合理论论据,重新架构论文,提炼观点,梳理论据,理顺论证,写出了一篇万余言论文。答辩的结果仍然是外甥打灯笼,不过有的论据倒是引起了部分权威的兴趣。

  眼看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地毕业走了,情急之下,狗剩只好向导师求救。导师说:“先不要想答辩的事。我给你一个任务,半年内找一个农民工、一个下岗工人、一个医药代表、一个经纪人、一个基金分析师、一个职业经理人,把他们从陌生人变成你的朋友,你把他的人生足迹和心灵旅程记录下来,整理成7个案例。”狗剩暗自纳闷——我要导师指点迷津,他却叫我结识7个陌生朋友,莫名其妙,这样的导师,何导之有?

  埋怨了一阵子后,狗剩无奈地按照导师的吩咐去做。狗剩把调查时间和对象作了精心规划,因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结识一个能以朋友相称的陌生人,这不是一般的功课,时间也不允许磨蹭。狗剩有条不紊地零距离接触农民工、下岗工人、医药代表、经纪人、基金分析师、职业经理人的生活,俯下身子仔细观察7个陌生人的生活细节,生存状态,记录7个陌生人的心路历程,慢慢地走进了陌生人的生活,7个陌生人渐渐地把狗剩当作朋友看待,狗剩也了解了朋友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狗剩掌握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和数据,感到自己就是他们的代言人,为他们代言就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

  久违的第四次答辩会终于等来了,会上狗剩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声情并茂,一切场激情四射,哲思泉涌的答辩获满堂喝彩。

  狗剩向导师投来敬佩的目光,导师说:“任何一篇论文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场答辩也是社会生活的再提炼,再升华。生活就是最好的导师,我之所以是你的导师,是因为我拥有的社会生活比你多一点。”

作者:三宝•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