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娘》书 颂母爱 感母恩”大型活动系列报道之七

巡特警大队在交流读《娘》书后的感触 张承印 摄
红网保靖站7月10日讯(记者 彭运生 刘玲)保靖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成员读《娘》书后,思想、行动上都有很大转变,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更加文明执法,纷纷把年长的执法对象当作自己的父母对待。7月9日,记者走入巡特警大队,记录下该大队部分成员读《娘》书后的感触和读《娘》书后发生在自己和同事身上的转变。
大队长宋刊:“我把电子版的《娘》存在手机上,每天睡觉前都认真地阅读。读彭学明写的《娘》,我一次次想到自己的娘,我的娘也在农村,我能走出来,就是父母用艰苦的劳动换来的。为我的工作,父母吃尽了苦。所以,我努力工作,以此来孝敬娘。同时,我也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执法对象。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在我们队员的日常的工作中,再也看不到了。对待犯罪嫌疑人,我们也从人性出发,很好地对待。”他说,每每读《娘》,都会落泪,彭学明先生的娘,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儿女的生存而忍辱负重地活着,父母为了儿女,能够忍受所有的屈辱。他说:“队员们现在都能够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善待我们身边的人和所有的执法对象。哪怕只是送上一杯水,说上几句关心的话,也会让我们的队员感到心里踏实。”
29岁的普戎籍队员彭重九,在彭学明签名售书当天晚上,拿着《娘》书舍不得放下,一直看到了次日凌晨两点钟才睡觉,第二天晚上又继续看。他说,他性子急,看到这本感人的书,他就想一气读完。他说,他已接连读了5遍《娘》,每次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只要一看到年长的老人,我就会想到自己的爹娘,就想走上前去问问!”读了《娘》后,他深有感触,并举了一件工作实例。7月2日,他在商贸中心二楼巡逻时,看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婆婆,戴着斗篷、拄着拐杖,满头大汗地走了过来,然后气喘吁吁地在楼梯阶坐了下来。看起来体力不支,他快步走上前询问情况,问老人家哪里不舒服,老人家说只是脚有点疼,休息一会儿就好了。看着虚弱的老人,他问老人需要什么帮助,但老人家说不需要帮助,并站起身来拖着沉重的脚步向远处走去。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彭重九感到从未有过的心疼。
刚参加工作一年的24岁的年轻队员聂其龙说:“《娘》书拿到手后,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了3遍,每次看《娘》书,都打动了我的心!”稍停了一会,他又接着说:“以前自己对父母的态度比较尖酸刻薄,看了《娘》书以后,自己的行为、态度改变很多!”他说,自己的娘也是农村人,没有文化。从前,自己觉得娘很多事情都不懂,自己心里很烦她,工作后懒得回家,即使偶尔回家还和生病的娘顶嘴。看了《娘》书后,他体会到了娘的辛苦,现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回家看看生病的娘,尽自己所能和父亲一起扛起家里的农活。今年插秧时,他为了让娘好好休息,自己主动回家和父亲一起张罗,请工帮着家里栽完了全部的秧。看到母亲露出的笑脸,那一刻,聂其龙心里很舒坦。“现在,我就想努力地工作、赚钱,让娘过上好日子!”聂其龙坦诚地说。
巡特警队员向莉说:“我是去年过年时在我们公安内网看到《娘》书的,之前,我很多时候都跟母亲作对,甚至发生冲突。看《娘》书后,我感到了自己之前的行为是不对的,父亲去逝了,是母亲一手把我们姐妹拉扯大,以前每吼一句娘,在我现在看来,都会让母亲多么地伤心!我现在再也不让她老人家伤心了,我要好好孝敬她!”现在,她不仅孝敬自己的娘,还把工作中遇到的许多老大娘也当作娘来看待。5月15日20时,她在办公室值班,看到队友把一个迷路的老大娘接到了办公室里。原来,这位老大娘上午坐车进城卖金银花,卖完后,由于年纪大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整天都在街上转悠。看到疲惫不堪的老大娘,向莉好像看到了《娘》书中的“娘”的影子,当即想到大娘可能饿了,就跑到香茗泉门口,花了3元钱买了两个面包回来。大娘接过面包时说:“妹,买面包作什么撒?这么贵。”看着大娘吃面包,向莉的心中涌起了一股热流。通过电话联系,大娘的儿子很快赶来,开口第一句话就责怪大娘:“喊你莫走,你硬要走!”看到大娘的儿子话里有气,向莉和队友马上劝“老人家年纪大了,你莫生气,她上街卖金银花,也是为了减轻一点家里的生活负担,也是为你们好。”
“《娘》这本书唤醒了我们的孝心,无论是对待父母的态度还是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们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我在工作中,经常是一个案子了结了就算了,上班下班都是很分明的,上班工作,下班就玩,没有什么责任感。现在感觉不同了,平时没有穿警服,也感觉到有责任。以前很少回去看望父母,现在我会坚持每个月回家一次,问问父母的身体怎样。”巡特警大队民警田勇这样说着。
说到《娘》书带来的转变,队员们心中的话儿道不完。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彭运生 刘玲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2/07/10/589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