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云胜
坐船上隆头,是我很久前就萌生的念头,今日终于成行。八点多钟赶到河码头,其时天空飘些细雨,几十艘机船密密匝匝簇拥在一起,一些乡亲下了船,小心地在泥地上挪动。
坐在船上,听着柴油机的轰鸣。我知道,把迁陵的悠远与喧嚣抛弃了,身后远远的四方城工厂的烟,其时早已模糊了,“天开文运”的祈祷如梦呓,如虹的长桥远了。
船头犁开澄澄的水,掀起波浪,浪花翻卷,余波蔓延,一浪一浪扩展过去,碰击两岸壁立的黧黑和古远。这一段水路,两岸青山如黛,嘉木如荫。河岸岩石陡峭,在水的撕咬下,峥嵘景观随处皆是。水很深又受凤滩水库影响,鱼类也颇兴旺,自然滋养些渔猎部族,不时见一二艘小渔船,或网或撒。两边有些地方,河水一浪一浪来,把细腻的沙搁在岸上,成一台一台的沙层,煞是好看。这些地方,有机船来,撮起这些沙子,一船运下保靖卖钱,也不失为一种营生。陡滩一带,河岸岩石一层复一层,被水蚀过,如城堡,又似天书。两边人家皆在绿云丛中。爬过驼碑滩,望见拔茅两岸高山入云。酉水从山脉中挤出一条路来,任凭船在碗米坡艰难爬行。这里正在申报修一座水电站。几十年来,对于保靖这个交通不很方便,资源也颇缺乏的贫困县,碗米坡水电站的成功与否,无疑是个切之肤骨的问题。我想如果截酉水于此,则可发电,可养殖水产,可灌溉,它将作为一强有力的推动器,带动保靖经济的发展。
至拔茅寨,船停泊了一阵。走出船头,见一些木房在半山腰青翠里,悠雅、精致。码头咫尺处的山崖上,悬空而起的吊脚楼,紧贴山崖,迎着酉水上下的客人。拾级而上,过一大楼洞,有一小饭馆。这种在山崖上用杉木柱子撑起的风景,我印象中仅此一处。赶场上下的土家儿女,免不了坐下喝两盅浓醇的苞谷烧。好客的主人点了一锅鱼,说拔茅寨是这条河上最好的吃鱼所在:水既少受污染,又多鳜鱼等,自然好。饭馆面河,无遮无拦,临河而坐,打上二两苞谷烧,喝上两口,醉看江河万古流,渔船上下奔波,滋滋味味俱出。
再上行,更觉理性在河水的冲击下消失。一道道感性的撞击如波似浪。至此,需几竿竹篙着力撑。船老大的儿子,老板娘,上船的客人,自不相让,大伙一篙一篙地齐心协力把船撑着上行。土家人有的是力气,也不吝啬出几把力。船钱还是要送的,船钱不贵,山里人困难,船上人也不容易,将心比心,把着善良靠善良。人几上几下,不觉已到水扒洞。水扒洞,本应作首八峒,在沿河的土家人心中,是个神圣的地方。其原因,在于八部大王庙。首八峒头领涅壳赖,统领八峒儿女与昏庸朝廷分庭抗礼,后失败被杀。从传说中,隐约感到土家人对超乎人自身能力的企盼,众人说涅壳赖能入山钻海,呼风唤雨,“砂为戈矛豆为兵,三箱纸马十万兵。”也能触摸到这个民族的幽默与自信。涅壳赖说自家茅屋:“我家有千根柱头落地,九间牌楼好乾坤,雪大人过路加了一排,成了十间,满盖银瓦,毫光闪闪”。他家住沙湾上,吃水需下河背,每日主食苞谷拌大米,黄菜叶包白菜佐饭。他怡然自得其乐:“日喝江边之水,夜睡金镶牙床,吃的是银包金,咽的是金包银。”纵使男儿血染酉水,那一份豪侠威武不屈幽默自如的精气神,依然滋润着两岸子孙。从水扒洞以上,两岸芭茅出奇地多。恰在古历五月,芭茅抽穗扬花,叶翠绿,秆浅红,花殷红。一束一束,一片一片,一坡一坡,在风中飘动,疑是古代英雄的血帜。这芭茅花,经夏入秋,又会逐日变白,如雪如泣,仿佛招魂,经年经月摇千古怀念。
过水扒洞,是在土家族的历史故地神游一番,心沉与重,补足坡的贫困可以印证。那高坡上的人民,时至今日依旧在温饱线下挣扎,痛且苦。一些上面来的工作队也正爬着这山。晚宿隆头。
昂洞战斗打响后,活动在起车的游击队也受到了敌人的袭击。游击队在遭受突然袭击的情况下,队员全被冲散,多数同志壮烈牺牲,只有游击队长王子雄和少数队员誓死冲破突围,向普戎转移。昂洞、起车之战长达3个多小时,红军和游击队在突然被袭击的情况下损失惨重,两地共61人牺牲,49人被俘,其中44人被押送到县城后杀害。眼前的红军潭荒草丛生,但它默默地告诫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保靖瑶族人口不多,令人称奇的是起车有瑶族人口400多人,约占全县的1/3。自然寨山庄、利不洲、刘家、大冬处临隔近,全系瑶族,这一定是那一群跟随西进风潮来到此地的瑶胞先祖瓜瓞绵延的结果。“改土当流”(1727年)后,一部分瑶族因政府移民或从事经商活动而自常德一带沿沅水、酉水而上,进入保靖部分地域。世居的起车土家族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一兄弟民族中的一支。
两百多年过去了,他们完全融入了土家人的生活,彼此团结互助,但他们没有忘记祖宗,依然高擎瑶族文化大旗,守护自身精神家园。“松枯好冲龙扣达,他炯龙夸刁牛嘎。”(瑶语汉字记音,“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之意)刘清源老人的即兴演唱,向我们证明,村里六七十岁的瑶胞都能用流利的母语相互交流。还有他们入乡随俗,兼收并蓄土家文化,娴熟摆手舞、打溜子等民间艺术,更是把高空舞狮玩到极致,八仙桌重重叠叠,演艺者生龙活虎,惊险刺激的凌空上蹿下跳,彰显出瑶家人民的虎虎雄风和勇敢无畏,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花焰火般的绽放在胜似闲庭信步的腾挪辗转之间。
起车,满眼风光,美不胜收。
来源:《天开文运》
作者:宿云胜
编辑: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