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城烟雨,只因你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龙术娥 编辑:易果 2016-04-07 10:48:23
—分享—

副标题:——“湘西老屋”采访有感

  春日朦胧的细雨,给凤凰带来别样景致。烟雨蒙蒙,那古老的青石板路,让人更为惆怅和怀旧。

  武陵山脉深处,繁花似锦,流水潺潺,这城蕴育了一代代勤劳、朴实有灵气的凤凰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将自然、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凤凰,沈从文先生的故事,是每个人内心逃不掉的部分。

  2011年,经朋友引荐,充满牧歌情调的《边城》来到我的生命。片刻,沈从文先生也来了,他们的到来,绝非偶然。拜读《边城》后,无数次蠢蠢欲动的向往,《边城》的字里行间在召唤我,我必须前往一个叫凤凰的地方。

  凤凰,2011年4月,彼此初见,它却让我的灵魂,执迷不悟。那年后,我不再是过客,而是凤凰的归人。那年后,我痴迷文学,痴迷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

  灵魂的痛,是人类永远无法抗拒痒。《边城》,《湘行散记》,《长河》等著作是如此的平静,如此诗情画意,把美丽中的感伤,写成别具一格的抒情。如此,叫人怎能抗拒。

  每次前往凤凰,总有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我不是在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就是在去沈从文先生墓地的路上。这两个地方,是我去凤凰必去之地,哪怕人山人海,还是想站在一个可以看得见、离得近的地方,静静遐想眼前的风景,和当年的故事是不是一致的。

  满城的烟雨,只因你;听涛山,不是远方。

  “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沱江畔听涛山上一块竖长的石碑,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题写的碑文。沈从文先生墓地,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装扮,一块从墓穴后凿起来且不规则的天然无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从文墓独特的标志。

  巨石,临摹沈从文先生手迹,刻着先生哲理的诗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石碑,原本是刻家人的名字,沈从文先生的石碑,却刻着人间的烟火。

  满城的烟雨,只因你;故事也许就这样老去,可我依旧在意。

  芒果记录片拍摄采访,我又来了。是一个春雨绵绵的周末,古城熙熙攘攘。我们一同几人行,来到沈老的故居,太多沈老的仰慕者,他们和我一样,痴迷于沈老的文学,痴迷这满城的烟雨。

  人多过于拥挤,我们被置身故居门外。余导说找一个地方安静的地方,大家做坐下来,听陈启迪老师说有关“三老”的故事。随之,大家转身,离开。而我又一次回头,望着牌匾“沈从文故居”五个遒劲大字,默默告别。

  我们来到南华山上的一个茶庄,这里很安静,站在观景台,还可将凤凰古城这派强大的胜景全收进眼里。

  陈启迪老师年近七旬,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他是土生土长的凤凰人,从教近四十年。凤凰的文化历史,早已融入他的血液里,不用根据史记的记载,他用特别方言,讲述凤凰军事文化,文学作品,沈从文先生无人能及。

  这满城烟雨,皆因一个你。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我走了,离开凤凰,再一次回头,挥手。那一刻,我想起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最后一句话。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龙术娥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6/04/07/58843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