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情系萨济坡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向顺武 编辑:易果 2016-04-26 10:15:06
—分享—

    (一)

  恰缝金秋的十月,我搭乘上国庆节小长假的顺风车,加入到乡村游行列,回到了萨济坡半坡里的老家——杨家寨。

  悠闲地漫步在通村公路上,芳草中丛生的格桑花似象游人绽放朵朵鲜艳绯红,惹人喜欢的笑脸;眺望:山上的枫树叶红了,阳光下把萨济坡点缀披上了绚丽的秋色绿装;腑瞰:青山环抱的酉水河平镜如画……。望不尽家乡的山水,闻不够萨济坡上的鸟语花香。

  “吆!嗬……,乌!吼……”,坡上传来路人阵阵地吆嗬声,我从沉思、欣慰中唤醒,啊!不谨过(不经意),到了萨济坡的必经之道——途路坪。伴随清风颸颸地吹拂下,索性歇歇脚,等瞧是谁下山来,不一会儿的功夫,性情匆匆地父子俩背着负重的背篓来到眼前。“呦!二老表,什么风把你从城里吹到坡上来了?”

  老表相称,让我想起老辈们留下的话题,杨家寨、马扒溪两寨是近邻。杨、李、桂三姓的祖辈不知在哪朝哪代拜过把子,结拜成兄弟,一家亲的关系延袭至今,我母亲姓杨,当然排上了表字辈。“狗子老表,背的什么卵?那么重!”“哦,萨济坡上摘些羊坨蓏(猕猴桃)”。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家、苗、汉民族,与萨济坡结缘相伴,秉持敬畏,休戚与共的情怀;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这里的人们养成了淳朴、善良,吃得苦,霸得蛮、豁达向上的性格;演绎出许多不老的佳话、神话般地故事传说。

  (二)

  坡上立有路碑:“萨济坡”,给人们一种神秘的猜测、凝惑。坡姿山势西北陡峭,东南逶迤叠伏的地貌斜坡,视象一尊裸露着臂膀、敞开胸怀的山神(菩萨)、依山傍水打坐在白云山峰的一端。也许从民间故事中悟感、解读出萨济坡地名由来的解说。

  杨家寨人有摆龙门阵的生活习俗,“扯谈,闲聊”是山里人疲劳解困的娱乐方式。皎白的月光下,三三两两的人群,坐在院坝坪场,熏蚊的蒿堆边,摇着蒲扇,注目静心地听“老者”们讲述杂乱无章的经历和故事。寨上唯数贾妹家婆,知书达理,什么“张果老、李果老开天辟地”,教我们玩“菩萨讨狗儿”的游戏,让人听得入神,耍得开心。老人已离去多年,曾经的往事,我依然记忆犹新。

  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没有天地之分,昼夜之别,灰蒙蒙的一片。有两个非常了得的神仙,一个叫张果老,另一个叫李果老,俩人商量联手开天辟地,张果老治天,李果老治地,约定在同一时间把天地治理出来。互不示弱,各显神通。

  张果老拿起拂尘把稳着事治天,拂呀扫呀,治了七七四十九天,把天治得平平展展的,一望无边。用宝石镶了个月亮,用碎石镶了满天的星子。又做了一个火球,就是太阳。

  再说:“李果老是个五大三粗的人,做起事来手脚麻利,但是性格浮躁,不专心爱耍小聪明;他用铁宝杖治地,治出的地也是平展展的;当治到下湖南常德时,得意地抬头望天上,嘿!张果老正挥着拂尘慢腾腾的治天,才治出那么一小块,顿时开了差,我放你张果老一码,地也会照样提前治出来,何不偷闲睡上一觉。他当真头枕宝杖打起瞌睡来了,呼噜地进入了梦乡,这一觉竟然睡了六六三十六天。醒来抬头看,张果老已经把天治出来了,正在用宝石镶月亮哩!李果老觉得拐场了,赶紧抡起铁宝杖手脚忙乱的治地,一推一座山,一扫一道湾,一柱一个坑。如今,常德以下一坦平原,我们湘西以上确是群山连绵,有山、有湾、有坑、地球表面出现了起伏不平的陆地,高山、平原、盆地和海洋。萨济坡就是李果老这样治出来的。

  地是治出来了,治成了这样子,担心会遭到张果老嘲笑,死爱面子的李果老想到这时干脆一头撞在山上碰死了。他的血从高处往低处流成了溪河,他的头发和胡子变成了树林,汗毛变成了小草。他治出的地,虽然不尽人意,但一年四季都是树绿草青,花红果香,雀鸣兽奔,流水潺潺,别有情趣。

  张果老见了李果老治的地,也感自愧不如。虽然天上有星辰日月,平展展的,毕竟冷冷清清,而且西边还少了四十里(后来是女娲炼石补天,这才使十万八千里的天丝毫不差)。想到这里,张果老觉得无脸面对世上人,便躲进了月宫,明月的夜晚,月亮里有棵梭罗树,张果老这时坐在树上正遥望人间。

  神仙开天辟地造化世界,菩萨在这里开启了人类生息的烟火。萨济坡上开荒种地,播撒了万物生长的种子,坡的南边建了座后花园,想找个狗子守后门。小时候,伙伴们时常玩“讨狗儿”的游戏:一脚叉,二脚叉,叮铃,当啷“请开门”,屋里问:“你是哪路人?”屋外答:“我是岩板脚下古时人!”“做什么?”“讨个狗儿守后门!”“我不给呢?”“放出老虎咬死你。”在唬、唬、唬地老虎伴声中,双方在阻拦,追赶奔跑,捉到“小狗”游戏才打止。

  事不如愿,狗子不情愿孤独寂寞的庭院生活,依旧不忘出生地——萨济坡,乘主人不在家,发生了狗子出逃途中戏剧性的一幕。有人看见:从花园(垣)跑出一条毛狗(毛沟),没多远便趴下(卧当),观望无人追赶,咔砰(卡棚)声中松了口气,钻进荒芜地野竹林(野竹坪),沿岭岗(吉坳)下山时,发现浑身沾爬有吸着血,抖不掉,心烦意乱恶着(禾作)的山马蝗(马王)。吓得夹着尾巴,耸起耳朵(比耳),跳过八百步(地名)。跋水泅过鱼洞河,匆匆地翻越萨济坡时不慎蹭垮菩萨架锅子鼎罐用的三角(山脚),窜过芭茅(寨)丛生的剌弄棵,才敢昂起狗脑壳(地名),直奔永顺方向,投靠了新主人——不二门。

  民间传颂:“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的家教理念,源自这段故事的传说。告诉人们: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不要忘记家乡有座回头山——萨济坡。

{Ky:PAGE}

 

  (三)

  萨济坡这片土地,蕴藏着土家人悠久的历史文化。海拔1300米高的美足寨后山坡上有:蓝天碧水,高深莫测,占地面积五六亩的天潭(池);地名奇特的村寨:马路上、马扒溪,途路坪,美足,马蹄苦、山脚、岩脚……。

  酉水河流域萨济坡脚的龚家湾(淹没)段呈现岩石峭壁的上浦潭。长河的岁月里,这条河不知经过了多少泥砂走石,洪水冲刷,上浦潭依旧水深潭绿。前人、曾经遇上过乌云压阵,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潭里现身出门板宽的一条鲤鱼,为了探秘,用了十二个麻线团垂吊测不到潭的深度;请水鹞子(识水性的人),钻闷攻(潜水),潜到有二台停了下来,发现石家堡(梯玛公园)底下黑糊糊的,是水中洞口,洞内金壁辉煌,坐着头长崎角,面目奇特,撑着拐仗的白胡子老者,这里是龙宫殿。每缝睛雨天气,上浦潭空中出现七色马杆(彩虹),说是:龙王爷在龙宫感觉闷热时打哈气,喷出气雾形成的奇观。

  相传:土家人的先祖、涅壳赖早些年开辟了芭茅寨这片荒凉的神圣土地。涅壳赖家境贫寒,刀耕火种,打猎谋生,经常牵着爱马守疆护土,渴了,在美足天潭坡放马饮水,累了,马蹄苦处钉掌歇脚,萨济坡上从此有了崎岖的路。

  在那部落纷争的年代,涅壳赖练就了一身武艺,聚众群首,抵制官府抗缴皇粮,遭到朝庭官兵镇压、追杀,因寡不敌众,躲进了龙宫,在龙宫一天相当于人间一年,龙王爷知道涅壳赖的处境,向他传授了钻山入海、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

  官府知道涅壳赖武艺高强,捉拿不了他,另打主意。招安他率兵征战他国,涅壳赖欣然同意。出征时带了三升黄豆,三升铁砂,三箱纸马。到了战场,率领的兵马寡不敌众,此时,他扬手挥起撒出三升黄豆,一粒黄豆一个兵,又撒出三升铁砂,一颗铁砂一件兵器,再抛出三箱纸马,一张纸一匹战马。刹那间战场上突然出现无数兵马,敌方认为中了埋伏,立即撒退,四处渍散,涅壳赖首战告捷,朝庭有功,皇上大摆宴席。忽报皇宫后院起火,满朝文武官员束手无策,乱作一团,涅壳赖向皇宫后院一指,又从大海方向朝皇宫方一挥,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大火顿时熄灭。皇上见涅壳赖既有武功,又懂法术,如能用富贵引诱留在京城,方可挟制,放虎归山,必为大患。涅壳赖这时的心情,皇上封官他不受,赐金银财宝他不受,赐美女他更不要,只想要回家。

  皇上感到很奇怪,便打听涅壳赖家里情况,交谈中介绍了自己的家吃、住,家财。住的是:“屋里千根柱头落地,九箭牌楼好乾坤,雪大人过路加了一排,成了十箭牌楼,一层银瓦,豪光闪闪。”

  实际上家住茅草棚,墙壁是用千百根竹片夹成的竹篱巴;屋顶上每年加铺盖一层芭茅草,已加九次了,冬天下雪屋顶一片白。

  他家睡的、吃的是:“日吃江边水,夜睡金牙床,吃的银裹金,咽的是金裹银”。

  实际上他家住在山上,因缺水还得到山下江边挑水,月色的晚上,睡在屋里四处透光;吃的是包谷粉掺红苕蒸的饭,啃的黄了边的老白菜。

  皇上问他家有多少奴仆、佣人,涅壳赖说:“七十人挑水,八十人拣柴”。

  实际上家里很穷,又无劳动力,他不在家的时候,仅靠七十岁的母亲担水,八十岁的父亲上山拣柴,吃饭都成问题。

  涅壳赖知道皇上再想问什么,又说:“家有葛将军守门,蕨将军把仓,七只盐船拖盐,滩上打翻了一只,家里断盐三天”。

  家里靠挖葛根、蕨根度日子,养了七只鸭子下蛋换盐,没想到被岩磨鹰抓走了一只,差点打破了盐罐。

  经他这么一说:皇上被他家的气势吓倒了,坚定了除掉涅壳赖的决心。于是,皇上赐酒一坛,让他回家团圆时喝,不知皇上心怀鬼胎的涅壳赖骑马回家,一路上高兴便开了酒坛尝了几口,才知道皇上已在酒里下了毒药,涅壳赖死后,他的白马将尸体驮着回到了首八峒家。

  涅壳赖死去数千年,依然惦记着家乡。每年的四月麦粮通新时,睛好地天色院坝坪场晒满麦子,天上突然刮起呼、呼、呼的阵阵大风,涅壳赖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回家来了,站在云层看望父老乡亲今年是否风调雨顺。百姓们停下手头活,赶快把锄头倒挂在屋柱方梁上,用这种独有的传统方式迎接八部大神归来。八月秋收后,在大风中涅壳赖离家出走,你留意观察,年年都会出现这种奇特地现象。

  来人在芭茅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经历、走过了不同历史况味的道路。官府为了打通闭关自守的芭茅寨与外界交往,修过萨济坡上的路,山高坡陡路迢迢,官人不敢骑马坐轿,只有信差、百姓进出芭茅寨走山路。有人探寻这条路,芭茅寨街上买只鸡,宰杀炖熟吃了,是另人“八上七下”翻越山坡十五里路程时间,别名:“杀鸡坡”。中国革命的征程上,长征路上的火把照耀到萨济坡,有志青年向自清跟随红军闹革命,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我家太公谋活路,从萨济坡的那端“朵埔”,将家迁移到酉水河对岸的东洛寨,上风皇山挖了几年的葛、蕨粑粑,五爷爷饿死在坡上的“卓壳土”。失去了家人,悲痛中悟醒,觉得还是萨济坡上“好讨吃”,又搬迁到萨济坡的这头——杨家寨。租荒山、砍火烟,刀耕火种五谷杂粮。爷爷识谱草药,给人治疗疱疱疮疮,得点“利食”养家糊口,憨厚老实的爷爷得人赏识,经人介绍和同村的婆婆成了家,在杨家寨定了根、落了脚。

  旧社会,穷人含着辛酸泪,撑着讨吃的打狗棍,歇住过“千个屋场”,饮用过“万处水井”背井离乡的流浪生活,始终走不出贫穷路。

{Ky:PAGE}

 

  (四)

  萨济坡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植物种类蛮多,是大自然赐给人间的植物乐园。

  昔日:上萨济坡挖掘葛根、蕨根、扯野菜、摘野果充当主粮维持困难生活。当今社会,萨济坡上的野生食用植物,视为:环保、无污染、有益于健康的绿色食品,开发、种植,投入市场,摆上餐桌,成了人们乐热追捧的美食佳肴。不同的社会制度展现不同的人生价值和精神风貌。

  如今,当地人、外地人络绝不断地登上萨济坡。同志:你想採扯野菜,偿鲜野果。告诉你:芳香四溢的野菜季季有,生津滋胃又解渴的野果种类多。春季:地弟菜、刺甲菜、葫葱、白薯、蕨苔、植儿根、葫萝卜、阳雀菌、木耳、香菇、鸭脚板、香椿、山笋。夏季:芹菜、洞菌、红枞菌、剥皮菌、风壳菌、苋菜、葡萄滕叶,地衣(苔)、冬狗子滕叶。秋季:鸟枞菌、百合等。

  野果成熟,正月:牛奶奶、羊奶奶;二月:樱桃泡;三月:三月泡、茶片、茶泡;四月:空糖泡、水麻泡;五月:龙船泡、苦李子、毛桃子、枇杷;六月:樱桃、茶花蜜;七月:乌泡、酸梨子、山楂果;八月:板粟、八月瓜;九月:水葡萄、柴葡萄;十月:十月瓜、刺糖泡、枸杞子果、思粒子、猫粒子、毕高籽、羊坨蓏;冬月:簸箕泡、和尚泡、金勾莲;腊月:剌柑子、酸柚子等。

  可加工的植物:野生茶籽煎炼茶油;刺糖泡、茅草根煮熬成糖浆;葛根、蕨根制淀粉;斑鸠树叶制神仙豆腐;凉粉藤籽制作清凉爽口的果冻。

  “家菜没有野菜香,家花没有野花常,家菜一餐吃一碗,野菜吃了迷剩汤”。萨济坡是生机盎然的坡,是我们保靖人们改善生活、调剂生活、依赖向往的地方。

  (五)

  萨济坡人紧跟改革的时代步伐。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揣着致富的梦想,走出大山,步入城市、工厂,打工挣钱,返乡创业,建设家园;今天过境路、通村路,四通八达,昔日的庄稼汉如今操作起方向盘,奔驰的汽车,畅游的机船,致富路上奔小康。

  萨济坡下,酉水河畔,移民新村的栋栋青砖瓦房,宽敞的街道,林立的商铺,繁荣的市场,这里是:呈现一派生气勃勃景象的碗米坡集镇,萨济坡旧貌换新颜。

  党的十八大报告,绘制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总体规划。告诉人们:幸福生活不仅在于丰衣足食,还在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花木飘香,是人生的健康追求,延年益寿的期盼。

  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我县“十三五”发展目标,立足于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序开发酉水流域风光带,着力打造土家族文化乡村游。植树造林,退耕返林,封山育林,萨济坡定会披上时代的盛装;度假休闲,旅游观光,乡村游将会成为萨济坡上筑巢引风的新亮点。

  抒不尽家乡的情怀,表不完对这片土地的热恋。萨济坡——您的明天山美、水美、环境美,这里的人们必将生活富裕、幸福安康。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向顺武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6/04/26/58841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