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金洛河涧流潺潺,岸山拥黛。
〔我〕我现在这地方,叫金洛河。从保靖县城乘车,往南行38公里到达此地,行程一个小时左右。
金洛河属苗族聚居地保靖县水田河镇辖区。早就听说,这个苗寨很有看头,说得我心痒痒的,所以一有空,就迫不及待跑来了。耳闻不如目睹,赶快身临其境体验一番吧!
(画面)金洛河九曲十湾,清澈透亮。湍流银花朵朵,活蹦欢跳。平潭山影幢幢,清幽静谧。石岸光洁,一尘不染。浅底,卵石晶莹,游鱼可数。戏水儿童,浣衣苗姑,自然其间。
(画外音)金洛河因为一个苗家姑娘而得名。相传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有个貌赛天仙的苗家阿妹,叫金洛。有一天,八洞神仙云游至此,神仙吕洞宾被金洛姑娘的清纯亮丽迷住了,忍不住打了个煽情的口哨。金洛抬头看见吕洞宾,便认定他是自己要找的爱人。吕洞宾在众仙催促下恋恋不舍地离开后,仍然托付溪水娓娓述说心事。金洛姑娘长相思的泪水,流进了溪水,滌尽了溪中的污浊。苗族人民感念金洛姑娘对爱情坚贞不渝,就将这条溪流叫做金洛河。
〔我〕请驻村干部小米说说金洛村的基本情况吧。
小米:“好呀,请随我来,上了金洛山再说吧!”
(画面)二人相跟,攀登金洛山。山路逼仄,尽在林荫间。一块块路石,宽窄不一,尽得自然,坚而且固,清爽宜人。又,时而紧贴于崖壁,时而舒展于山坳,时而似顽童匿身树丛,时而如楼梯悬挂眼前。绝顶,竟然有一青瓦小屋。小屋后,还有十余平方米小院,触云摸天。院内有奇石,有清池,有细流汩汩入注,疑似天宫琼浆。小米遥指山下,层峦叠嶂间镶嵌的一处处青瓦农舍说:“看,那就是金洛河!”(航拍画面)
(画外音)金洛河村地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域,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全村区域面积10.7平方公里,有5个村民组,191户,1005人,是个典型的苗族村寨。全村耕地面积970亩,其中稻田面积480亩。山上土,山下田。村民以种植水稻,苞谷为主。村内有夯沟溪、金洛河,板岩沟三条峡谷。
小米:“我们抓紧时间下山,进寨子去吧!”
(画面)田间,一群鸡在悠闲地觅食。金洛河上风雨桥,全木结构。
桥上,几个村民在看《村规民约》。
小米:“这位是金洛河村党支部书记石志龙同志。”
石书记:“欢迎你们来金洛河!”
(画面)一行人往寨子里去。古樟树,浓荫匝地。青石板村间路。(石书记画外音)“村里这种路,有3.3公里长。”
(画面)特色苗族民居。身穿苗族服装的村民。专注绣花的苗妇。一农妇拧自来水笼头接水。(石书记画外音)“我们改造了贮藏地表水的溶洞,现在村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
(画面)渠道、山塘、灌溉水管。(小米画外音)“金洛村村支两委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引路人。前两年,已有14户66人脱贫,全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到2084元!”
(画面)木屋青瓦间,炊烟袅袅。
(画外音)苗歌悠扬。苗鼓咚咚。
(画面)我和小米,石书记循声而去。
农家小院,欢乐洋溢。一群男女老少兴致勃勃围观打苗鼓。
牛皮大鼓前,一位精壮苗人摸拟猴子神态,动作,翩翩起舞,尽情展示猴子的机灵、顽皮、好奇。打边鼓的中年苗妇,神情专注,手中鼓槌,急缓有致,与舞者相得益彰。俩人皆素面朝天,尽显草根艺术魅力。
鼓点声声清脆,节奏拍拍分明。
小米介绍:“这叫打猴儿鼓。”
石书记补充:“他们是两口子,打鼓的好手。”
(画面)打猴儿鼓的夫妻交换位置,苗妇打鼓起舞,汉子挥槌助兴。精彩不减。
〔我〕“听说金洛河村民都会打苗鼓,是真的吗?”
石书记:“是的。我们苗族有打鼓的传统爱好,听见鼓响,心就痒痒。”
(画面)几个人争相上场,谦让后,两少年打起了花鼓。
一阵阵掌声,拥上一位身穿苗装的老妪。她脚步稳健,神清气定,巾帼不让须眉之势逼人。老人也打猴儿鼓。她将猴子活泼中的机灵,嬉闹中的自娱,好奇中的警觉,表演得维妙维俏,活力四射。掌声时起,欢叫声不绝!
〔我〕“您老高寿?”
“85岁了!”老人笑成了一朵花。
〔我〕“了不起!了不起啊!金洛河群众怎么猴儿鼓打得这么好呀?”
石书记:“我们的老辈人从猴子那里学来的动作,好玩,开心,就一代代传下来了。”
〔我〕“哦,猴儿鼓原来是这么来的呀!现在要学猴子动作,只好到大城市动物园去看猴子了。”
“不要远走,我们金洛河有猴子呀,让你看个够。”插话的是一位苗家后生。
“他讲的是真话。”石书记说,“我们村的夯沟溪就有一群猴子。”
〔我〕“是野生的猴群吗?快带我们去开开眼!”
(画面)一行人直奔金洛村夯沟溪。
群山逶迤,大地苍莽。白云悠悠,缭绕其上。视野所及,林木葳蕤,无处不绿,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柔柔漫漫气势恢宏的绿。
坎坷山路,尽在绿海中穿梭,牵引一双双不同的腿脚,满怀希翼地迈进。引路的是那暴料的苗家后生。
猴群管理人的小屋。
一位苗族老人在准备喂猴的苞谷。苗家后生熟练地援手。
〔我〕“您这是?”老人说:“喂猴子的。”
石书记:“他们是父子俩。”
管理人吹响哨音,不一会儿,但见静寂的山林有动静,枝摇叶翻,眨眼间蹿出一只只毛发黄褐的猴子,争先恐后蹦到那父子俩面前,争食猴粮。
我数猴有多少只。那老人说:“这群猴子,大大小小68只。”
石书记:“原来只有30来只。2010年开始安排专人料理,才发展起来。”
〔我〕眼前的画面,让我深深地感触到,有一种水一般温柔的情愫,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串联,有一种与之相契的和谐韵律,在天地间流动,在人的灵魂里潜行,令人心境无比地豁朗!
(叠映画面)自由自在的猴群;
欢快活泼的猴儿鼓舞;
炊烟袅袅的苗寨;
全木结构的风雨桥;
苗妇绣花;
村民舞狮;
打鼓老妪;
戏水儿童;
拔地而起的金洛山;
清澈透亮的金洛河……
〔我〕金洛河一游,不虚此行,用刚学来的苗语夸一句:玛汝!金洛河!若问金洛河美在哪里?你会说,美在碧水,美在青山,美在苗歌、苗鼓的韵律中。我还要说,金洛河之美,美在苗家乐居山水间,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这种和谐之美,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形成的人与自然的交融。人对自然由衷地敬畏,自然赋予人真纯的灵性。
让我们用爱心拥抱大自然吧!
重要人物:
甲(我)——资深的男记者或女记者
乙(小米)——驻村干部米君,女,水田河镇副镇长
丙(石书记)——金洛河村党支部书记石志龙,男,苗族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彭图湘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6/10/20/588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