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母爱的河长流在我心

来源:团结报 作者:司 进 编辑:易果 2017-03-13 13:21:45
—分享—

  

 

  谭必文 摄

  母亲和共和国同龄,今年68岁了。母亲的头发白了近三分之一,好的是,她的身体一直都好,偶尔伤寒感冒,稍加治疗即可愈之。

  最近,母亲的唠叨越来越多,我有时候心烦,就叫母亲少唠叨点。但是,这不仅不奏效,母亲的唠叨反而更多了。我突然感悟到:母亲确实老了。这不由地让我心生感慨,一些和母亲有关的事不断浮现在脑海。

  小时候,我的家在湘西保靖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不仅偏远闭塞,而且十分贫穷。父亲在我参加工作时就因病去世了,我在外求学、工作,妹妹又在外打工,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吃尽了苦头。

  母亲曾经无数次告诉我,她每年最难的时候,就是播种和收庄稼时。那个时候,亲戚朋友家都需要人手,自然腾不出手来帮忙。这样母亲的心就很急,也很难受,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父亲去世了,母亲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一个人孤苦无依的过了五年。我至今都无法想象,那五年,母亲是怎么过来的。

  那时,每年清明和过年,我都必须回家的,一来给父亲上坟,二来看看母亲。每次回家,我都感觉到母亲一个人日子的贫困和艰难。由于日子苦,母亲的容颜和年龄一点也不符合,她那时40多岁,总感觉像是50多岁了。那是苦难留给母亲的印痕。每次回家,我的心都会流泪、流血。

  其实我那时的日子也不好过。县里财政情况不是很好,工资经常拖几个月才发。我在乡镇林业站担任负责人,基本是大家一起靠罚款找工资。最要紧的是,由于罚款开收据要上交一半,于是我所在的林业站基本没有开过收据。我的厄运就此降临。县检察院查了我,我被林业局免职,调到了一个林场。

  那是2000年初,也是我人生的最低谷。就在这年春节,我又回家了。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是,那年正月十五,我和母亲没肉可炒,只吃了一条干鱼过节。那一次,我用泪泡饭,思前顾后,决定把母亲带出去和我一起生活。

  临上班之前,我对母亲说:“娘,这几年你受苦了,我先去上班,过几天就来接你,你和我一起过日子吧。”闻听此语,母亲的嘴唇抖动了几下,眼里突然涌出了泪水,她立即转过身去,悄然抽泣了起来。母亲不断地用衣袖擦着泪水,却怎么也擦不干。我走过去,泪流满面地抱住了母亲,拍着母亲的后背,说:“娘,不要哭,你的苦日子熬完了。”那一年,我把母亲接到了林场。

  如今,距离母亲那次流泪,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这些年来,我一直记得母亲的那次流泪,但是,却在和母亲的一次次交流中,从来没有提起过那一年、那一次母亲流的泪。我心里知道,那不是娘流的泪,是她一辈子流在我心里的母爱的河。

  那些家里缺吃少穿的岁月,母亲和父亲从来舍不得买一件衣服、吃一顿肉,但却让我吃着大米,穿着几块钱一件的衣服。那些买布靠布票,用钱靠鸡下蛋、卖猪的日子里,我却靠父母借钱走进了位于长沙市井湾子的湖南林业学校。

  而我读中专的四年,正是父亲忍着病痛折磨的四年,也是母亲靠瘦弱的双肩撑起一个家的四年。

  后来,我毕业了,拿上了“铁饭碗”。一代人用苦难折磨,换来了他的下一代人的幸福生活。父亲如此,母亲亦如此。

  就是在我工作后的几年,母亲仍然待在那个叫卡木竹的半山坡上辛苦劳作。

  到了林场后,闲不住的母亲又喂养了两头猪。每到过年的时候,母亲就卖一头,再杀一头留着过年,我们母子俩的日子,才逐渐好了起来。

  2002年,我调进县城工作。2003年4月,我把母亲也接进了县城。之后,我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房子,母亲的日子也更为舒心和快乐了。

  我自己在做了父亲后,愈加感觉到做父母的不易。因此,总是想让母亲闲下来,好好过晚年。可是,勤劳苦做的母亲却闲不下来,照顾起了我们一家人的饮食起居,默默承担着家务和照顾孩子的重任。她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从早忙到晚。我叫母亲接孩子乘车,她说走路没有多远;我常常叫母亲买点好菜,她说萝卜白菜最养生;我常常叫母亲买件好衣服,她说现在衣服都穿不完;我说叫母亲多休息,她说现在房子这么大,要时时刻刻打扫才干净……

  母亲的爱,无时无刻不滋润着这个快乐、幸福的家。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地位,也无论什么幸福、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来得幸福。

  我的母亲,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她甚至连一个字都不识,但是母爱的河,却一直流在我的生活中,我的记忆中,我的心灵深处……

来源:团结报

作者:司 进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