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酉水边的比耳

来源:团结报 作者:贾 晶 编辑:易果 2017-04-10 08:08:56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一群寻梦者, 从古镇里耶下河,乘着一条木船,向比耳进发。

  小船颠簸在波浪与礁石之间,两岸鸟声,瀑声不绝于耳,滩头激起的白浪,溅于单薄衣衫之上,众人莫不怀揣一颗挖究之心,一腔乡恋之苦顺流而下。眼前,比耳出现。

  两处比耳,一在保靖,一在龙山,俗谓“三方放眼,码头边,泊岸的几条归棹歇息,浮泛几条野航”,那么悠悠地摇着、荡着,一幅河上树居图在眼前挥就出一种隐隐的诗情画意,喧嚣的城镇躁动已淡化成这里一曲韵味十足的水乡天籁,脱去俗气三斗!

  船老大与我们闲话家常往事,引我们入乡梓传闻的迷幻之中。比耳,土家语 ,意思是“小小的”。这座落在一块岩石上的小码头,开埠时间才三百多年。这里的篾匠,远近闻名,他们织出的凉席、晒箪、筛箩簸箕以及卓凳背笼各外漂亮,尤以小件用具,玩具见长,这里的篾匠手艺亲跟亲,邻跟邻,相互传承,一个小场容纳不了,就四面八方上门服务,做这一行的手艺人都以“比耳篾匠”自豪。他们的祖师爷姓周,自云来自益阳周家湾,因躲命而逃到这深山老林,七个儿子逐渐繁衍为本地大族。

  比耳人概括家乡 :“上有象鼻吸水,前有笔架高山,下有双狮比耳,后靠观音坐莲”。两个比耳,昔貌已不可考,据传,清代咸丰年间前后已陆续有外来者于此定居,保靖比耳寨上米姓人家一祖茔碑上载死者生辰,卒年为“乾隆”寨中人;传周家人祖籍益阳,龙山比耳居民祖籍衡阳,初来乍到,也是精穷一无所有,两兄弟共一把雨伞,而后成家立业,儿孩落堂,算得上白手起家的竹苞松茂一族。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还是一个十里八乡穷得出名的村,这里没有一亩水田,没有一头耕牛,村民人均收入只400元,一年到头红苕拌玉米填饱肚子,住是的下雨就漏,刮风就摇的房屋。穷成了比耳的代名词。穷则思变,他们思索着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路子……他们创办了柑橘示范园,3年后获得成功,并且有了自己响亮的品牌。

  而今,秀丽酉水河沿村流过,碧绿的橘林在山里间点缀,鳞比的楼房在翠微间参差,蛛丝的电网,管连的自来水,硬化的村级公路叠起群山,绕着河床,像一条挂满珠玉的彩练,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展示着两个比耳村的现代文明。

  绿绕门前,鱼游碧水留余韵;青垂屋后,果缀新枝播远香,美哉!湘西的华西村!

来源:团结报

作者:贾 晶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