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葫芦寨,洒满月光的乡愁

来源:团结报 作者:方君才 编辑:易果 2017-12-27 13:52:00
时刻新闻
—分享—

  

 

  袁吉六先生故居

  

 

  袁吉六先生像

  

 

  袁吉六先生墓

  从老红色的雕花窗格后探出一个脑袋,满面的和蔼可亲,皮肤有点暗黄,脑后的辫子不太长,样子却也不是那么古板,手拿一本书在私塾内吟哦。

  这读书人一脸胡子,身后挂着一张孔圣人的画像,画像有些破旧了,他就是袁吉六。

  他是保靖葫芦寨人

  袁吉六,字仕策,榜名仲谦,1868年生于保靖葫芦寨。清初,其先祖袁文宗从新化县迁入湘西,袁吉六是袁文宗的第六代孙,土生土长的保靖葫芦寨苗乡人,他的一生略显悲凉之意,却也是穷尽书香的一生。

  袁吉六3岁亡母;7岁入本寨举人罗方城开办的私塾读书;12岁随父浪迹苗乡,后得苗族举人石明山、秀才石文岚救助,继续学业,石明山将袁吉六荐送到古丈举人许光治开办的学堂就读;1883年,15岁的袁吉六应试中秀才;1897年,29岁的袁吉六赴长沙省院参加乡试,考中丁酉科举人,皇帝钦赐旗匾一块。

  袁吉六中举时,已是三十打零的大龄青年,袁父托湖南隆回的亲戚给他相了一门亲事。他奉父命赶到隆回县罗洪乡,娶淑女戴常贞为妻。婚后,又携妻在葫芦寨设馆教书。他曾于保靖葫芦、排若和古丈等苗乡土寨教书育人,使得这一带无数寒门学子成为了有用之才。

  袁吉六44岁离开湘西,其实,他人生所有的记忆都镌刻在葫芦寨了。葫芦寨的月亮悬挂在印山台上,清晖淡淡地洒在山脊梁,洒在荒草丛生的阡陌,洒在大河大坝的溶田上……

  他的骨子充满浪漫主义诗人情怀,他又何曾离得开这块土地呢?那条四季流淌的小河流,留下太多念想。若是三月早早来到,沿途都是芬芳的油桐花,满山遍野的蕨菜和地上厚厚的松针,都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袁吉六,其实就是葫芦寨的一部分,葫芦寨是他一生的书本,而他自己仿佛一生似乎都在旅途奔波,却走不出自己的内心。

  葫芦寨的“锅巴秀才”

  湘楚大地,一直流传着袁吉六“锅巴秀才”的故事。袁吉六自幼家境贫寒、饱读诗书,积淀满腹经纶,却苦于没有盘缠赶考乡试,他冥思苦想,然后自制锅巴当干粮,欣然前往。

  考试那天,没吃完的锅巴在他的袖筒里撑得鼓鼓囊囊,监考官以为夹带小抄,让他站起接受检查,内心坦荡的袁吉六站起将袖一抖,几块干硬发霉的锅巴倏然零落,监考官和同场应试的学子全部讶然,对这位来自乡野的贫苦少年心生同情和钦佩。张榜时,袁吉六如愿考中,同时“锅巴秀才”的雅号不胫而走。袁先生一生是读书的一生,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书育人,他不曾把学问交换成金币,从不亵渎学问二字。

  百年前的中国,时局动荡,袁吉六通过刻苦读书改变了贫苦的命运,他本可以和许多同窗一样经商致仕,然而,他天性淡泊,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他只想做一名单纯的师者、学者,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他做到了。

  四合天井的袁家大院,将倾未倾的安静的木屋,匍匐在葫芦寨后街,石阶成级,盘旋而上,阶檐下有一处晒谷坪。他是山镇的智者,一段我们无法读取的葫芦寨情结,一直在葫芦寨的一隅徘徊。我们常常念叨这位踏风远去的师者,怀念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这种情怀根植在山水之间,他的灵魂和葫芦寨水乳交融,已密不可分。“锅巴秀才”是葫芦学子的典范,这种精神不曾远去。

  那年秋天,他离开家乡

  1912年,湘西的秋有一点萧瑟,风儿肆虐着袁吉六的长髯,他携妻带子去了湖南隆回罗洪乡,也许那儿并不属于他,不管祖籍也罢,妻家也罢,一块陌生的土地从此要变成家乡,这对于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来说,无疑是挑筋裂骨般的疼痛。

  离开葫芦寨,袁吉六眼中满是眷恋和不舍,这里有他所有对家乡的记忆:溪里游来游去的白条鱼,一群唧唧喳喳在晒谷坪偷吃的麻雀,印山台上的山歌和烂漫的野花……一切挥之不去。他就是个简简单单的书生,夕阳余晖和消瘦的山道将袁吉六的身影拉得斜长。回望葫芦寨,寨中有一条清浅的溪流,流淌了千年,这个半是苗人半是汉人的祥和的圩场,总是那样沉稳大气、荣辱不惊。一群水牛大摇大摆地走过葫芦岩桥,一至夜间,田坝子便透着淡淡的氤氲的清香。

  葫芦产黄金茶,以汤色清澈、黄绿透亮、浓醇爽口、回味悠长而闻名,在明嘉靖年间,曾被钦定为贡茶,有“一两黄金一两茶”之说。袁吉六离开葫芦寨之前也应该捎带了一点点念想的吧!那时候,甚至是手工炒茶也不多,袁吉六在左边的口袋放了一些黄金茶,飘飘的青衣大褂透着淡淡的余香,那香,香透中国。

  袁吉六辞行湘西,和我们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或者我们将永失原住民的资格,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为社会服务。或者,诗人把它称之为漂泊。

  次年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创立,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该校,应校长陈润霖之邀,袁吉六先生也于此时被聘为该校国文教员。袁吉六先后兼任长沙私立明德中学、长郡中学和省立一中国文教师。此后又受聘任湖南大学国文教师。16年的教书生涯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斯人教天下英才

  1965年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周世钊等党外民主人士。席间,毛泽东饱含深情地回忆起一位未能出席宴会的老师。说到这位老师,周世钊脱口而出:“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接腔道:“斯人教天下英才”。

  这说得自然是袁吉六。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期间,袁吉六有了“袁大胡子”的美称。因为这位国文老师不仅没有旧式教书先生的古板,也毫无新式“海归”教员的翩翩风度,他常戴一个瓜皮帽、架一副铜框眼镜、蓄一脸络腮胡,一百年前的这副形象,自是文艺范十足。况且他博学多才,谈吐有趣且有深度,因此被学生们亲昵地称为“袁大胡子”。 他所教的一师本科一部八班,30名学生大部分成才,众所周知的当属毛泽东,此外还有革命烈士罗学瓒、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中央文史馆馆员邹蕴真、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贺果等。他在省立一中时的学生有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等。

  慧眼识珠,铁肩担道义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袁吉六曾给他当了五年半的国文老师。毛泽东一生大气磅礴,他的浪漫主义情怀来自哪里?当然和袁大胡子相关!

  书法教授苏美华说:“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要数他最崇拜的国文教师袁吉六。在国文方面,袁吉六极力反对毛泽东学习梁启超等人的标语口号式的新闻体,要求他转学韩柳,使毛泽东深受教益。后来毛主席在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还曾说:‘我如今能写出几篇像样的古文,多亏袁大胡子’。”正是得益于师从袁吉六那五年半的时光,毛主席才底气十足地写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在书法方面,毛泽东师古的观点也是与老师的理念分不开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袁吉六先生不仅教学出类拔萃,国学根基也极深,而且书法大气磅礴,取法高古,内蕴深厚,写得一手非常老到的颜体,其间又加以魏碑笔致,颇多神韵。毛泽东在一师的手札就很有几分袁大胡子的大气与厚重,这毋庸置疑。

  这位颇具文艺范的大胡子不仅妙手著文章,还铁肩担道义。为反对增收学杂费,毛泽东起草了一份反对校长张干的传单,后来一师发生了驱逐张干的罢课运动,事后,张干要挂牌开除毛泽东的学籍。袁吉六知道后说:“挽天下危亡者,必期斯人也。”于是奔走呼号、据理力争,最终,毛泽东得以继续学业。

  试想,如果没有袁吉六的义举,也许毛泽东的一生将会改写,那么毫无疑问,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或将会改写。我们必须要为袁先生当初的慧眼识珠,铁肩担道义的义举点一个大赞!

  高风亮节,袁大胡子

  袁吉六先生刚正耿直,不畏强暴,好打抱不平,深受苗乡人民爱戴。光绪年间,葫芦寨一苗民耕牛被盗,袁吉六找到偷牛贼,要他退还耕牛,偷牛贼不干,袁吉六叫来好友、武术师黄宗元一同前往,偷牛贼欺弱怕强,只得乖乖地将耕牛退还给失主;1914年,保靖知县陈朝楷收受贿赂,陷害忠良,袁吉六闻知,多次去省府要求立案查办,省府最终派员前来查实,将陈朝楷撤了职。

  袁吉六从小矢志于学,以治学育人为己任,他常说:“人而不学,良玉不琢,学而不变,良玉不炼,变之不善,为器不顽,善变日彰,如圭如璋。”他学问渊博,但一生不求闻达,不入仕途。1916年夏,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闿见袁吉六那手颜体字跟自己的字体极其相似,对袁吉六心生爱意,要请他出任省府机要秘书,他以年迈体弱相辞。后来,谭出任行政院长,再次邀请袁先生任国史馆编修,他又婉言推脱。

  唐生智曾送他500大洋,请他给母亲写墓志,他不写。省长赵恒惕请其给他母亲写寿联,经好友力劝,他勉强为之,却坚决不肯收受酬金。可是贫苦百姓卖斗笠,为了得个好行情,请他在斗笠上题字,他欣然挥毫,不嫌麻烦。由此可窥袁吉六为人处世之一斑。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谷城称袁吉六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古文,并在袁吉六的诗集上作序题词。

  晚年袁吉六,不顾年老体弱,著书不辍,撰写出《文字源流》《文学史》《文学要略》《书法必览》《分类文法》等著作。1932年袁吉六病故,享年64岁,安葬在隆回县罗洪乡白莲村。

  1952年,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袁吉六先生之墓”的碑文,这是一代伟人唯一一次为自己老师题写碑文。

  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袁吉六离开葫芦寨的时候,月亮挂在天上!满坡满岭都洒满了银白的颜色,此刻,对于袁吉六而言,只有离愁,无尽的离愁是哽噎的,他没有语言,甚至不知如何表达。 都说月亮是诗人的乡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葫芦寨的月亮很圆,袁吉六只能从侄儿的来信中回味故乡的样子了,想象月亮洒满吕洞山的脊梁,美美的、那些清淡的油桐花,在月色里竞相开放。

  那些离愁零乱的梦都是葫芦寨的味道,被岁月称之为故乡的地方,他已回不去了;袁吉六在酉溪公园有个衣冠冢,他仿佛从不曾离开过;或者,大儒已走远,安静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也许,让人回味不止那一年氤氲的茶香缭绕,大儒离去,山水无言,到处弥漫年代久远的尘世气息。

来源:团结报

作者:方君才

编辑:易果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