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脱贫攻坚·百名记者百村行】梁山村:宜居宜业乡愁浓

来源:团结报 作者:吴正凯 编辑:彭振 2020-05-12 10:01:40
—分享—

文/图 本报记者 吴正凯

云雾缭绕橘花香。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实地了解辣椒种植情况。

养蜂大户的笑容比蜜甜。

最美农家舒支全家。

最美农家黄立斌家。

如画家园惹人醉。

最美农家

梁山村位于保靖县清水坪镇西北部,距县城 71公里,与重庆市秀山县保安乡毗邻,境内七沟八岭,树木葱郁,辖4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寨,431户1650人,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贫困村。近年来,在后盾单位保靖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帮扶下,按照州委和州美丽湘西办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脱贫攻坚支柱产业和加大美丽乡村创建力度,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鸟鸣滴翠四月天,梁山风光正亮颜,未入橘园心先醉,绿枝扬花闹丰年。4月20日,沿着一条蜿蜒宽敞的乡村水泥路,记者进入保靖县梁山村地界。

沿途是翠绿欲滴的大片橘园,雪白的小花一朵朵、一束束涌动在枝头,微风拂过,阵阵浓香扑鼻而来。

“脐橙是我们村的主打产业,你看,满坡满岭都是,目前已发展到2300亩。”保靖县人大常委会驻该村第一支书何昌金介绍道。

循香四望,山峦如黛,山腰之处,大片大片橘园在阳光的辉映下,光影闪动,煞是迷人。

进入该村梯子组,村间道纵横交错、入户路干净整洁,绿树掩映间,一栋栋崭新的楼宇气势非凡,庭院内花枝招展;各式小车或停于院子,或从身边缓缓驶过;村部活动中心一隅,几个小孩正开心地玩着跷跷板……一切,正显示出新农村的盎然生机。

补齐短板 基础设施再提质

“美丽乡村创建,就要把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提质,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何昌金说。

按照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创建的要求,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心往一处走,劲往一处使,狠抓人居环境改造提质。

要想富,先修路。对该村原有的3.5米宽的进村路加宽至6米,并新修环村公路9.5公里,环绕4个村民小组,全长已达21公里,实现了11个自然寨畅通无阻,解决了百姓出行难和农产品出山难。目前,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218盏,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和安全电,网络实现全覆盖。

“我们这边的农产品一直是从梁山村这条路拖出去买,以前道路又窄,许多地方坑坑洼洼,有几挑柑子也要用小农用车和三轮车转运,现在好了,收柑子的大车直接就开到家门口,太方便了。” 与该村仅隔一条小溪的重庆市大坳村73岁的村民田仁贤说。

对村内三座小桥实施翻修,扩宽至8米桥面,目前,该村与重庆大坳村的“连心桥”主体修建已完工,一个月内就可通行。

“我家人口多,原来只有三间半老旧木房,现在住进了新房,以前不敢想的事,现在实现了,这要感谢党,感谢扶贫工作队。”在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黄立斌满脸洋溢着幸福,他一家8口人去年9月就搬进了安置点新居。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积极统筹各类项目资金,整修、新修民居124户,易地扶贫搬迁82户,其中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个,安置建档立卡户26户115人。

治污改厕 彻底改变人居环境和百姓生活观念

舒家沟是梁山村的一个自然寨,寨内树木参天,竹林翠绿,鸟鸣迭起,硬化了的户间道干净整洁,家家房前屋后干干净净。

“过去,村里是脏乱差,路边、小河旁垃圾随处可见,自县人大扶贫工作队驻村来后,水清了山绿了,就连垃圾也有专人清理了。”村民舒峙援说。

环境美,首先就要把垃圾治理好。针对现状,该村积极落实公益岗位,安排了13名保洁员,划分区域、包片包点,分别对全村的垃圾实行定时清扫,焚烧或填埋,不留卫生视角。鼓励大部分村民自己购买垃圾桶,对生活垃圾实行入桶分类。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则由村里发放垃圾桶,目前已发放70余个。

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改“炸弹”厕所为安全卫生厕所。工作队和村干部逐一入户宣传发动改厕,采取村民自己动手改,验收合格后政府按所定标准对改厕户进行奖励。

“以前解手最好拿一把扇子,不然屁股都被蚊子咬起好多疙瘩,现在这厕所好,卫生又安全,也不担心小孩子自己解手了。”舒峙援一边说一边把记者带到他家刚修建完工不久的新厕所参观,厕所内洁白的便盆,花格地板砖,热水器及洗刷用品俱全。

此时,他正着手为在外务工的儿子家修建卫生厕所,材料以备齐全,择日即将动工。目前为止,该村已经完成改厕67户,23户正在改建当中。

“女儿要接我到城里去,我不去,现在村里卫生条件改善了,山清水秀环境美,比住到城里还舒服一些。”70岁的舒支全老人说。

以前想往县城奔,如今不想住城里。这或许就是美丽乡村创建所起得的成果之一吧。

产业多点开花 奏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强音

“一个村如果不发展相对应的产业,就谈不上美丽乡村创建,更不要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了。”何昌金意识到,精准扶贫就要让政策落地落实,使产业跟上来。

梁山村地处偏远山区,11个自然寨有一半坐落在海拔800米高的大山半山腰中,一直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大堡组和梯子组虽然大部分农户有柑橘产业,但也因品种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了,加上村里又没有村集体经济支撑,所以,发展产业势在必行。

结合市场,加大产业优良品改和种植力度。针对脐橙果大味甜、坐果率高,市场好、耐储运等,对以大堡组和梯子组为主的原有柑橘品种进行改良,并鼓励支持村民们充分利用荒地,开垦种植脐橙,目前,全村以脐橙为主的柑橘产业已经达到2300亩,其中优良品改700余亩,新栽近1400亩。

“我家6个人有13亩脐橙,虽然去年雨水多,但也收了2万斤,卖得4万多元,看今年这开花,估计采收4万斤以上脐橙不成问题,收入应该不低于8万元吧。”正在橘园除草的67岁村民杨光尤乐呵呵地说。

在罗星堡新开垦出来的大片土地中,七八个人正在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龙老祝种辣子,挖窝、丢肥、铺地膜等,劳作正酣。

“我家今年新栽了15亩脐橙,以前有柑橘8亩,现又种了这20亩地辣子,感谢扶贫工作队和村里的帮扶支持。”以前,一有空闲就外出打零工的龙老祝表示,今后再也不出门了,好好在家发展产业。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产业多点开花。目前,该村产业除支柱产业脐橙外,发展金银花80亩,种植黄金茶近400亩,成立了保靖县协力黄金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有了50亩黄金茶村集体经济。涌现出年出栏生猪1500头的养猪大户、养蜂大户及种植大户近60户,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44人享受湘西州韵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带动委托帮扶分红。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黄金茶产业力度,借助梁山村的山高林茂地理优势,打造一条以黄金茶谷为中心的旅游线路。”该村村主任向本云充满信心地说。

山清水秀生态美、干净卫生环境美、田园丰收产业美。通过近几年的精准扶贫,如今的梁山村焕然一新,人们安居乐业,茶余饭后打打球、跳跳舞,或坐在宽敞的院子里、桥头、大树下,聊家常、摆龙门阵,这一切正应了:蝶变一个村,幸福全村人,昔日已不再,乡愁浓起来。

多清扫,健身心

清水坪镇梁山村70岁的舒支全家,四间木制房屋庭院宽敞干净,虽在竹林中,不见一落叶。房前屋后无杂草无杂物堆放,柴火码放整齐,厨房干净卫生,日常生活用品摆放有序。

子女不在家,每天清早对家里四周进行大清扫已成为他的必修课,从不间断,有时主动对村里的户间道也义务进行大扫除。与邻里和谐,凭借自己懂得一些中医技术,对村民有求必应,不计得失,时常上门免费为村民看病就诊。

他说: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搞好自家卫生也是为美丽乡村建设做一点小贡献。

把家庭经营得更美

清水坪镇梁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立斌家,2019年9月搬迁入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室内布置简洁大方,木桌木椅楼上楼下干净卫生,厨房内炊具餐具摆放整齐,卫生厕所冲洗得干干净净。

自入住新居后,他时常把房前屋后收拾得亮光光的,有时对邻里的院子一并清扫。不管在何地,只要是看见地上有垃圾,他就会主动捡起来,并时刻提醒家人不要乱扔垃圾,要养成垃圾入桶的好习惯。

现今黄立斌就近务工,大多时间在村里黄金茶专业合作社做工,不怕苦、不怕累,他说,等条件再成熟一点,计划开垦十几亩茶园,在如此好的政策下,把家庭经营得更美。

黄立斌家被评为最美农家,村民们皆无异议。


来源:团结报

作者:吴正凯

编辑:彭振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