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保靖县分站4月29日讯(通讯员 唐文贵)“我们要永葆奋斗精神,要清醒看到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依然充满艰难、依然要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史鉴今、以史为师,充分汲取历史智慧和经验,更加坚定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教师路,教育路……”4月27日,水银小学党支部书记贾光华在当年彭司琰任教过的“英奇小学”教室里为支部成员上党课。他们来到“英奇小学”(现水银花桥小学)的老教学楼,沿着当年彭司琰校长工作、革命过的足迹,边看边学,边走边学,实地感受中共湘西地下党第一位女县委书记,永远跟党走,听党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该支部成员重走“英奇小学”石板阶梯,瞻仰了“劝募复修花小的公德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水银小学党支部决定在全校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结合保靖的教育史,以彭司琰老校长的办学史为切入点。近期,该校支部采取集中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党课与专题培训相配合的方式,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及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等理论读物,大家摘录要点,作好政治笔记并写学习体会。
彭司琰,女,中共党员,民国四年(1915年)出生于迁陵镇。1933年,升入长沙周南女中高中,后转学到省立桃源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保靖任教,她一边教书,一边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9年初,彭司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保靖宣布成立中共保靖县委,她被任命为中共湘西地下党第一位女县委书记。在任期间,她重视党员政治学习,发展了24名党员。她同时担任县妇女会主任,宣传妇女解放和抗日救亡的主张,并动员各界人士为抗战义卖和募捐。1941年初,由于叛徒出卖,党组织遭到破坏,她来到保靖水银乡花桥村创办“英奇小学”并任校长兼董事长,到1948年,“英奇小学”已成为保靖县农村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小学,为保靖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8年初,她赴粤找党组织,后在香港找到了党组织。1950年,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她回到新中国,后为广州市筹建“托儿所”、《南方日报》、“南方大学”以及为抗美援朝捐款。1953年,她调回周南女中任教。“文革”期间,她被打成叛徒,尽管如此,她始终没有动摇过对党的忠心和信心。此后几十年一直在教育战线耕耘。1985年,中共长沙市委恢复了她的党籍。1986年10月,她抱病起草了《劝募复修花小倡议书》,全家带头捐款3000元,最终共收到捐款2.5万元,在花桥小学修建了一栋有6间大教室的校舍(此为湘西第一所希望小学)。其子女,受母亲影响,为家乡人民献爱心,修了一条长4.7公里的“希望路”,设立“奇虹教育奖励基金”。1989年3月13日,彭司琰因病去世,终年73岁。
来源:红网保靖县分站
作者:唐文贵
编辑:陈雄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21/04/28/924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