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和发
最初知晓沙湾村,是在一次与朋友闲聊湘西的美景、风物、风俗、河流、山川和村庄之时。那不经意间的提及,却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与向往。于是,我迫不及待地邀上三五好友,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探访之旅。
投身沙湾村的怀抱,那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瞬间沉醉其中。连绵的青山身披碧绿外衣,分外壮美;水是她含情脉脉投向外界的眼神,分外妖娆。如果不是亲临她的腹地,我的眼神,我的内心,还有急不可耐的冲动思绪涟漪,还真不知她带给我如此狂热的心绪。
舒冰/摄
沙湾,是我魂牵梦绕,梦幻成真的绝佳向往之地。
从远处俯瞰,她恍若一个孤零零的小岛,在属于自己的弹丸之地,静静的用自己曼妙的身姿,呼吸着自身上空和周身的清新空气。让人心生向往,舒心惬意之极。
沙湾,一个令人思绪绵延无限憧憬的神秘字眼,坐落于湘西自治州保靖县碗米坡镇酉水河畔的西北方向一个三面环水的地方。一个典型的土家族人聚居地。
沙湾是一个村寨的地名,在土家语中被唤作“拔普翁拉”,土家族人的朝圣之地。她面朝缓缓流淌的酉水,背靠巍巍耸立的雄峻黔山。这里,林木掩荫,碧水蓝天。一栋栋新颖别致的木质吊脚楼错落有致地互相重叠,给人一种别有韵味的乡村独特版图。让人心海泛起别样的涟漪,驻足难舍此番境地。
就是这样一处小小的弹丸之地,空气清新,宜游宜居。漫步在村庄的小路上,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温柔,呼吸着带着泥土芬芳和花草香气的空气,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这里,真的就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不失为栖身养性的绝佳之地。
一条清澈碧绿悠悠流淌的酉水,好似那长长的伸展而行的绿色丝带,把个沙湾这个古老的村庄紧紧偎依,凸显一种自然的宁静之美。晨曦中,河面及村庄上空雾霭袅袅升腾,恍若窈窕的仙女在天空中轻歌曼舞。在这里,当地民众祭祀和聚会的十二月神广场,带你感受沙湾这个古老村庄的庄重和肃穆;梯玛神歌的吟唱,土家族织锦精美图案的呈现,更彰显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升华。
作为土家族人的发源地,乡情浓郁,民风淳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风物犹存,物华天宝。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清代乾隆年间复修的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遗址,在历史的长河中浸润着土家族人民的厚重与古朴。古往今来,首八峒在沙湾村的历史演变和重要影响力,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青山绿水可以作证,粗犷强悍的歌谣可以作证,祭祀礼数的宗教仪式可以作证。所以说,首八峒八部大王庙跳跃着酉水文化的脉搏,弹奏着土家族古老宗教文化的协奏曲,发出历史与现实最合拍的最强音。
沙湾,是一个符号,一个村庄的符号,一个民族的符号;沙湾,是一个地标,一个抽象又具体的地标,一个小家乃至整个大家的地标;
沙湾,是一个村寨。一个土家族人聚居的村寨,一个湘西保靖不可小觑的村寨。
徜徉于沙湾这块看似独居的弹丸之地,目之所及,所遇,所闻,所见,却皆令到访的我满眼是景,满眼是画,满心是激荡。是惬意,是舒坦。好一个陶渊明笔下诗句中的世外桃源。这个美丽的地方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再次感受它的宁静与美好。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蒋和发
编辑:吴学敏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854/57/1435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