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4年“保靖道德模范榜”“保靖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发布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学敏 2024-12-28 11:16:14
—分享—

12月28日,2024年“保靖道德模范”“保靖好人”(助人为乐类)榜单正式揭晓,21人(组)群众身边好人光荣上榜。让我们一起看看榜单中都有谁,一起去了解入选“保靖道德模范”“保靖好人”的感人事迹。

保靖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2人)

图片1.png

杨昌树,1941年6月生,坝木村退休村支部书记。2008年7月退职后,杨昌树继续在坝木烈士陵园贡献银发力量,守护烈士英魂的同时,为大家讲党史、讲国史、讲陵园烈士的英雄故事。现年83岁的杨昌树仍坚守在清水坪镇坝木村烈士陵园,每年为8000余人讲解红色故事,其中包括四川、秀山、龙山等多省市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增强民族责任感、使命感,铸牢边区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他获得全州关工委讲党史、讲国史传统教育优秀讲解员称号。

图片2 副本.png

隆付忠,1963年12月生,苗族,吕洞山镇夯沙中学退休教师。隆付忠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于吕洞山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任劳任怨,踏实能干,主动支教38年。他为家乡,为学校,为学生谋福利,牵线搭桥实现了3个近百万的工程。他借助爱心教师的平台,为茶岭村黄金茶合作社的厂房设备建设引资近百万元,还为茶岭村的光伏发电人畜饮水工程引资近百万元,为贫困生救助引来广州交通集团的爱心人士,从2007年至今的资助优秀贫困生近千人次,资助金额近百万元。另外还为中心校爱心教师示范点引进3个项目,引资近9万元。同时,通过他的辛勤付出,省城名校德馨园小学连续8年帮扶吕洞小学,以及常德市武陵小学,省城火星小学及上海、怀化,州畜物水产局爱心人士物资捐助近20万元。曾被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推选为“特别关注教师”。

保靖好人助人为乐类(19人)

图片3 副本.png

彭莹,1987年11月出生,现任湖南轩华锌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连续七年来,她组织开展“防暑降温送清凉”活动,并策划了金秋助学项目,为参加高考并被二本以上大学录取的员工子女提供助学金。彭莹带领公司全体党员参与“学史力行·助力疫情防控”活动,积极投身于保靖县抗击新冠疫情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她连续四年组织了义务助农行动,多次为困难人群发起募捐活动,包括组织公司党员前往葫芦镇官庄组火灾现场进行募捐、为员工病重的家属发起倡议募捐、为公司车间员工身患尿毒症的子女组织募捐,以及在网络上自发启动为患病的网络自媒体人募捐善款。她创建了《神秘湘西·大美保靖》专栏,热心推广家乡美景,被评为“幸福保靖人·宣传达人”,并荣获保靖县抗击新冠疫情青年志愿者纪念章。

图片4 副本.png

龙浩,中共预备党员,现任保靖县碗米坡养老院院长。2022年7月下旬,碗米坡养老院于2022年8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在县民政局紧急召开的会议上,当时担任县民政局养老股股长的龙浩主动请缨承担院长职务,并获得批准。8月1日,经过局党组的许可,他辞去原职,立即着手履行院长职责。在开院初期,面对人手短缺的困难,他事无巨细地全力以赴,从小如螺丝钉到大如各种设备装置,无不亲力亲为。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将碗米坡养老院从“空无一人、装备为零”的状态发展为高标准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两年来,该院凭借完善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多次受到省、州主管单位主要领导的表扬与认可。龙浩曾荣获“全县民政先进个人奖”及2021年“保靖县人民政府嘉奖”。

图片5 副本.png

李桂生,1957年12月出生,保靖县司法局退休干部。自2017年退休以来,李桂生同志依然持续践行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竭尽全力从事着颇具成效的党群工作。他通过编写山歌和“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和教育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极投身于涂乍村的家乡建设,在弘扬土家文化和开发旅游业等方面投入财力和精力,无私奉献。他已参与调解交通事故达110余起,无一例发生上访事件,其热忱服务温暖了人民群众。引导老同志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在此背景下,老干部队伍展现出互动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2021年度,司法局老干党支部被评为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李桂生作为代表,参加了湘西州建党100周年庆典大会。

图片6 副本.png

宋立新,男,1970年7月生,保靖县实验小学职工。宋立新主动承担学生每天上下学时“护学”的任务,在上下学高峰期指挥疏导过往车辆有序通行,提醒接送学生车辆关注“禁止通行”标志,引导护送学生安全有序通过马路。每天清晨6:30,他准时站在斑马线旁,开启一天的繁忙。每天傍晚6:00,他送走最后一批学生,披着暮色下班。日晒雨淋,风雨无阻,他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十多年,不计报酬、毫无怨言地守护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平安上学路。在他的努力下,这个路口很少发生拥堵,十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他用执着与坚守,书写了万千学生的平安,成为学生们安全的“守护神”。

图片7 副本.png

罗婧君,1985年9月出生,保靖君姐茶坊的负责人。自2014年起,她潜心钻研茶艺,成为保靖县少数同时持有国家二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员及职业技能讲师资格证的专业人士。罗婧君专注于保靖黄金茶的文化研究及公益事业,与团队携手挖掘、整理并研究创作了《五行茶艺》《七星茶艺》《九方茶席》《十二月令》《茶韵曲》等作品,构建了具有保靖黄金茶文化特色的茶艺和文化体系。她多次参加全国各地举行的保靖黄金茶宣传推广活动,并多次举办公益培训,以传播和普及保靖黄金茶文化,培养出众多热爱茶艺的年轻一代。罗婧君荣获“保靖黄金茶文化宣传突出贡献者”“保靖黄金茶文化推荐官”及“湘西百亿茶产业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

图片8 副本.png

彭明成,1946年8月出生,县市监局的退休干部。他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积极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引领作用。自湖南省开展“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工作品牌创建以来,彭明成带领45名退休党员干部通力合作,在2022年度荣获湘西州“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并于2023年获评为“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他号召支部的退休党员组建了“法律援助服务队”“关心下一代服务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彭明成先后资助了阳朝乡小河寨村一名贫困大学生和保靖民族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帮助两位学子实现大学梦;每年捐助迁陵镇马司溪村诺口组百岁老人刘大妈5000元,并定期送去被褥、衣物、鞋子等生活必需品。

图片9 副本.png

张几生,1955年8月出生,比耳镇兴隆村村民,被誉为“维系两岸情谊的摆渡人”。自从隆头迁至黄龙山后,张几生便投身于渡船工作。他从依靠人力划动的简易木船开始,如今已发展到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的现代化渡船,其摆渡生涯已历十余载。码头与公路之间,一段长达数十米的陡峭楼梯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的巨大障碍。每逢此时,张几生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放下手中的绳索,毅然用他强健的背脊,把老人从公路背到码头,再小心翼翼地协助他们登上摇晃的木船。他的背仿佛成为一座移动的桥梁,不仅连接两岸,更连接人心。岁月流逝,张几生的背逐渐弯曲,但他那温暖坚定的心从未改变。他的善行如同那流淌不息的河水,滋养着兴隆村民的心灵,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感人至深的传说。

图片10 副本.png

田景友,出生于1963年8月,比耳镇科腊村村民,因其高尚的医德与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深受周围居民的爱戴。在村里一位老中医的传授下,田景友掌握了针灸治疗的技艺,并长期以来免费为村民提供针灸服务,十年如一日,毫不懈怠。其中,86岁的田玉秀老人便是他长期关照的对象。作为村里的五保户,田玉秀老人由于年老体衰,腿脚常有疼痛,生活上面临诸多困难。对此,田景友自愿承担起照料老人的责任,每周无论天气如何,他都会悉心上门为老人进行免费针灸,同时不时帮助老人打扫院落和劈柴生火。这份持之以恒的关爱使田景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图片11 副本.png

尚清香,生于1943年12月,是清水坪镇九年制学校的一位退休教师。尽管年逾八旬,他仍保持着退而不休的精神,21年来始终坚守在教育领域,继续为清水坪的教育事业贡献“银发力量”。他主动结对帮扶李婷等十余名年轻教师,在实践中传授师德、指导教学、分享理念,帮助他们迅速成长。此外,他还为留守学生提供义务辅导,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进行心理疏导。他特别关注留守和困境青少年,从个人退休金中拨出3000元设立奖学金。他徒步走访全镇所有留守学生,每学期累计走访里程超过5000公里,有效促进了家校共育,确保全年级无一例家校冲突事件发生。

图片12 副本.png

王德军,舍坪村十二组村民,1959年9月出生。在村里的日常生活中,王德军以乐于助人和友善著称,他的善良如春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接触他的人。其中,他与五保老人王树安及吴志满伉俪之间的感人故事尤为动人。两位老人均过八旬,岁月在他们面庞刻下皱纹,并带来多种疾病。他们行动不便且无人照料,生活艰难可想而知。幸运的是,王德军数十年来无怨无悔地照料着他们。他常为两位老人购买药物,那一瓶瓶小小的药罐装的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更饱含了王德军对老人的关怀。当老人病情严重需住院时,王德军毫不犹豫地送他们前往医院,并耐心办理各种手续,陪伴在侧,给予安慰和勇气。他甚至毫无怨言地为老人端尿盆,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持续的付出已坚持数十年。

图片13 副本.png

向福俊先生,男,生于1965年8月,是一名政协基层委员。他热衷于公益事业,曾服兵役并从事铁路工人工作,还参与过基层社会管理工作。自2016年返回家乡以来,他担任了阳朝乡米溪村的秘书。期间,恰逢脱贫攻坚阶段,向福俊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及产业指导等方面,时刻关注基层群众的需求,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2021年,他被推选为政协保靖县委员,更深入地参与基层政策宣传,传达社区民声。他提交的四件民生提案均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了政策宣传“传声筒”及民意诉求“代言人”的作用。

图片14 副本.png

梁官左,男,生于1953年7月,长潭河乡鱼塘村的村民。尽管他本人视力残疾,但一直以来,只要村民有需要,并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都会主动提供帮助。尤其是在村内有一户名为梁万贵的老人家庭中,这对夫妻均为一级和二级残疾,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生活多有不便。梁官左在空闲时主动为其挑水送炭。另外,对于无亲无故的孤寡老人梁顺云,他尽心供养老送终,还把孤儿梁吉平抚养长大,并帮其建房。每逢冬季,梁官左自愿出力清理村内冰冻路面的障碍,以确保务工人员的返乡安全归途。梁官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片15 副本.png

梁俊平,男,1962年7月出生,长潭河乡鱼塘村的居民。自2021年以来,他曾多次捐款帮助病患,向患有喉癌的梁忠明捐献800元,并为尿毒症患者梁清华捐赠1200元。当微信群里发起大病“水滴筹”时,他总是慷慨解囊。无论村里哪个居民生病,无论是在医院或在家中,他都会前往探望。2019年10月5日晚,葫芦镇官庄村突发火灾,他立即租车组织人员前往参与灭火行动,直到晚上23时大火扑灭后才返回。而后,他又为灾区群众捐赠了500元。村中的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等各种事务中,他总是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带头实干。

图片16 副本.png

石付兴,1962年7月生,水田河镇金落河村1组组长。年届62岁的石付兴,作为党员和1组组长,始终以造福村民为己任。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难题日渐突出。尽管已年过花甲,他依然奋力翻山越岭,寻求珍贵的水源。在水源确认之后,他组织村中老人修建储水池,从搬运材料到搅拌水泥,他始终亲力亲为,毫不言疲。在日常生活中,石付兴也是村民的“及时雨”。无论哪家农忙缺少人手,他都会主动提供帮助;若有邻里发生矛盾,他则悉心劝解。他的热情如冬日暖阳,温暖了金落河村的每一个角落。石付兴以行动诠释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如同一面高扬的旗帜,指引大家相互扶持,共同迈向幸福生活。

图片17 副本.png

洪现文,男,1940年4月出生,葫芦镇尖岩村村民。现年84岁的洪现文始终坚持在休闲时间内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助老助残及疫情防控宣传活动。他不仅自身率先清除垃圾,还动员邻里一同参与,共同维护村庄的卫生与整洁。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担任尖岩村的防疫志愿者,协助追踪高风险返乡人员并宣传隔离政策,为尖岩村构筑了坚实的防疫屏障。洪老尤为关注洪家组的留守老人及重病、重瘫家庭,定期进行走访。在2023年冬季,当二级残疾村民洪明茂家的水管因大雪冻结而炸裂时,洪老第一时间发现,并迅速联系其儿子洪党恩,父子二人在冰天雪地中默默完成了水管修复工作。

图片18 副本.png

龙先明,1971年1月出生,苗族人,保靖县吕洞山镇茶岭村的茶农。龙先明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因茶岭村距离集镇较远,公交车班次不频繁,他常利用自家车辆帮助村民在各地间往返,个人服务于集体需求,始终坚守于村民出行的道路上。他一年四季自愿承担蜂塘组村民赶集接送的任务,协助村民探亲访友以及代购物品。2024年暑期支教期间,他每日主动接送蜂塘组的学生,为他们的学习保驾护航。在空余时间,他常帮助村内独居老人修理电器,探望生病老人,并进行心理及思想指导。

图片19 副本.png

石红真,1966年12月出生,现担任保靖县吕洞山镇茶岭村黄皮组的网格员。他不仅对家人尽显孝道,还对村中的长者表现出极大的关怀和尊重。2018年至2021年间,石红真与妻子悉心照料因重度瘫痪而长期卧床的母亲张树莲。闲暇时,他常协助村内独居老人进行劈柴和搬运等劳动。此外,石红真连续六年来主动组织并发起“孝道文化”活动,以表达对组内长者的敬意,并带动组内居民自主集资,建设了“下马亭”和“巴代文化·上刀梯”等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与文化生活。石红真及其家庭曾荣获保靖县“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并因在保靖迁陵至夯沙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出表现,被授予先进个人、湘西州平安标兵家庭等多项荣誉。

图片20 副本.png

杨明文,1980年4月出生,保靖县吕洞山镇茶岭村人,回乡创业带头人。自2023年5月投身于餐饮业创业以来,他已在公益事业上耕耘超过十年。多年来,杨明文积极引入多批社会爱心人士及大学生团队,资助困难学生并支持返乡支教。他个人为杨淑慧等四名大学生的继续教育提供资助。此外,他组织了茶岭村的春节活动,并募集捐款超过5万元,用以奖励大学生和补贴贫困家庭。他还为茶岭村大学生公益支教活动提供了5000元的资助,并为吕洞山镇的村级拔河比赛等活动捐赠了6000元。

图片21 副本.png

杨丽瑾,女,2013年9月出生,就读于保靖县实验小学五(3)班。她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与同学团结友爱,并尊敬师长,具备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她积极主持每年的元旦班会,并热心参与志愿活动,展现了传承家乡优秀文化的阳光少年风采。在中国村厨村艺大晒活动期间,杨丽瑾提出的九条建议中有七条被采纳,由此获得中国村厨村艺大晒组委会授予的“最爱家乡奖”。她以纯真之心守护家乡的自然环境,使家乡的美丽得以传承,生动体现出青年人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时代风貌。2019年,她在湖南省“曹灿杯”青少年朗诵比赛湖南赛区中荣获铜奖。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856/62/145834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