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物专家龙京沙考察保靖元山 探寻白云山历史文化印记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仁喜 田太富 编辑:彭梦媛 2025-07-25 09:12:26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7月24日讯(通讯员   田仁喜 田太富)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管理局原副局长、副研究员、国家考古发掘领队龙京沙,前往保靖元山之巅,围绕高王洞及香土台的相关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展开考察调研。此次考察旨在挖掘白云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提供参考。县政协主席石远定,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胡文锋参加考察。

在湘西武陵山腹地,酉水河(古称酉溪)蜿蜒曲折穿梭于千山万壑间,全长477公里,流域面积18530平方公里。古酉溪流域早期就是人类栖息的活动场所,从里耶秦简挖掘中主要活动人群为濮人、越人、苗人原住居民。酉水河被称为土家族的母亲河,她像母亲脐带让八面山和白云山一对孪生姊妹相依相偎。

图片2.png

保靖白云山属武陵山脉西段,地处云贵高原东端,位于东经109°、北纬28°附近,自然风光奇特。其名称演变,从最初的“元山”,到《山海经》中的“亶爰山”,再到楚地闻名的“黔山”,直至如今的“白云仙山”,这里以“云、水、树、草、崖”构成独特的“五绝”地理生态自然景观,与修身养性、旅游康养深度契合,被誉为蕴含天地灵气的自然秘境和宇宙能量的天然“加油站”,是人们休闲避暑、疗愈心灵的康养胜地。

考察途中,龙京沙循着白云山之巅“大盖顶”的地理脉络细致探究。上午,众人随专家行至海拔1200米的悬崖绝壁处,步入一段60米长的“崖(ai)浪子”,立于其下,山风徐来,裹挟着草木清气,穿堂而过,极目远眺,天地辽阔尽收眼底。此境中,尘世纷扰渐消,身心随自然节律舒展,让人在大自然静默间体悟“天人合一”的松弛感。

图片4.png

“崖(ai)浪子”源于元山历经亿万年地质演化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七十二道”相连的自然景观,一浪、二浪、三浪,一浪连一浪,如山海奔涌不息,藏着大地脉动的韵律。崖,身居绝壁,在奇险中自有乾坤,这里是藏道隐真的秘境,亦是天地密码的能量枢纽,每一道岩层褶皱都镌刻着自然的法则。浪,本是水的形态,聚时为浪,散时归川,恰合“水利万物而不争”之性。于此处驻足,便在山水道场中,让身心与天地的对话里,回归最本真的平衡。

图片7.png

穿过崖浪子,众人紧随专家龙京沙的脚步,向幽深的高王洞探进。沿途陡峭的悬崖石壁上,密布着一串串奇异的文字符号—它们究竟是风雨侵蚀的自然印记,还是人类刻意镌刻的文明密码?

步入高王洞,仿若置身于黄帝坐骑应龙之躯,岩壁的起伏如龙骨蜿蜒,洞道的曲转似龙身游弋,每一步都似穿越时空与远古的灵性展开对话。洞内天然形成的立体太极图构造堪称鬼斧神工,格外引人称奇,似天地至理的具象化。驻足洞厅中央,能清晰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邃意境,在光影变幻中体悟“叩问天地运行”的玄机,烦扰尽消,身心自宁。

龙京沙俯身细察,指尖拂过岩层肌理,对洞内独特地质结构、布局脉络及自然形成的砂石逐一进行勘辨,仔细留意洞壁上的祥云,是否留存人工雕琢的痕迹,试图从自然岁月的刻痕中打捞那些沉睡千年的回响。

图片10.png

“这里是否与先民活动炼丹场所有关?”龙京沙的一句话,瞬间勾起众人的无限遐思,满心好奇被悄然点燃。昔日黄帝论道的传说与先民炼丹的光影交织,当地百姓祖祖辈辈为什么都称这里为高王洞?高王究竟是谁?名字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层层疑问高王洞更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神秘感,每一寸空间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相守相悟的古老神话。

午后,众人随专家龙京沙步入保靖元山叒吾“香土台”。这片土地自古便萦绕着黄帝祭祀嫘祖的神秘传说,镌刻着田氏先祖的守土印记,延续到土家先祖八部大王的左膀右臂。他们怀揣对天地人伦的赤诚敬畏,以忠肝义胆为炬,祖祖辈辈守护着这方山水,后来于棋盘岩以九节半牛角分道而行,让远古的香火在自然流转的时光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传续至今。

图片12.png

立于香土台之上,龙京沙俯身细察,指尖捻起土壤样本,辨析其中是否藏着祭祀的烟火或大型墓葬的余痕,目光丈量地形地貌,试图从山峦走向里破译其中的布局密码。同时,从当地百姓口耳流传的神话故事与田氏族谱相映照,在相关史料与传说的交织中,层层剥离岁月的封尘,探寻这片土地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根魂。

图片13.png

据当地百姓民间传说,相传黄帝曾于此设坛,循“土爰稼穑”之理点燃五行香,以最隆重的礼仪祭拜嫘祖。香火里,有思念的温度,更有感念“蚕桑兴农”之恩。不止于此,香土台曾上接天象,下接地气,搭建通天观星台,与天元山摘星台(今白云寺)遥相呼应,黄帝率先民于此推演五行运化、求雨祈福、祭拜天地,与星神沟通,终悟得道法飞升天界。这些传说如同一串缀满人类智慧的璎珞,承载着民族最本初的文化记忆。

当日,在香水洞召开考察调研座谈会。会上,龙京沙结合一天勘察的所见所感,对这片土地的过往与未来娓娓道来。他特别提及田氏先祖踏足湘西武陵山区这片土地,筚路蓝缕,启土开疆,其功绩卓著。

图片15.png

谈及高王洞,他目光发亮。该洞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还需进行考古勘探才能证实。在古代,朱砂便是先民心中珍视的自然资源,细看洞内沙石、泥土,极有可能是先民开矿、炼丹的场所,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人文瑰宝,与白云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共同构成天地馈赠的文明标本。建议开展区域范围专题调查。

图片16.png

论及香土台,龙京沙语气郑重。此处地理位置与自然分布,科学合理,非自然演化形成,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以敬畏之心悉心守护。建议立即开展专题调查,让这份承载着先哲智慧的馈赠,能跨越时光长河,得以永续传承。

图片17.png

此次考察调研,有助于揭开白云山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为保靖文化遗产探索研究、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及保靖“两山一水一草”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后续,相关研究成果有望丰富人们对湘西地区古代文明的认知,助推乡村振兴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使这片藏于白云深处的土地,有望成为解码湘西与华夏早期文明关联的文化地标。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仁喜 田太富

编辑:彭梦媛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68/1515183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