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县阳朝乡:“西瓜经济”铺就甜蜜致富路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梦媛 编辑:彭梦媛 2025-07-25 09:12:17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7月24日讯(通讯员 吴梦媛)盛夏时节,保靖县阳朝乡的田野里,圆润饱满的西瓜缀满藤蔓,清香四溢。这带着泥土芬芳的“甜蜜果”,正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更铺就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勤劳携手:残疾夫妇种出“甜”日子

在保靖县城商贸中心,“卖阳朝本地西瓜啦,又甜又脆!”的吆喝声格外响亮。摊位前,60岁的彭楚贵动作麻利地为顾客称瓜,笑容朴实;身旁,同岁的妻子黄小翠虽无法言语,却用热情的眼神和熟练的手势招呼顾客、递袋装瓜,布满老茧的双手透着坚韧。

proxy 拷贝.jpg

这对来自阳朝乡阳朝村的土家族夫妻是市场里的“老面孔”,丈夫彭楚贵身患糖尿病多年,妻子黄小翠是二级聋哑残疾人,生活的重担并未将他们压垮。去年,在乡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号召下,渴望自立的夫妻俩看到了希望。他们虚心求教邻村技术能手,将20多亩撂荒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瓜田。从春忙到夏,彭楚贵忍着不适,黄小翠凭着巧劲,将瓜田打理得井井有条。辛勤付出终获回报,年底喜获丰收。

政府搭台:多措并举做强“甜蜜产业”

彭楚贵夫妇的成功,是阳朝乡党委政府精心培育特色瓜果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立足资源禀赋,将“西瓜经济”作为富民强乡的主导产业之一,持续发力、精准施策:强化科技支撑,定期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提供从选种育苗、科学施肥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全周期技术指导,保障西瓜品质;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产业路、灌溉等条件,为种植、运输提供便利;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引导农户进入本地农贸市场,同时探索电商平台,着力解决“种得好”更要“卖得好”的问题。

生态赋能:青山绿水孕育独特风味

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和示范带动下,阳朝乡西瓜产业蓬勃发展,已从阳朝村辐射至全乡多个村寨,形成规模种植、连片发展的喜人局面。支撑这一“甜蜜产业”的,是阳朝乡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地处湘西山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来适宜夏季气温;全年充足日照(夏季日均超8小时)强力促进糖分积累;显著的昼夜温差有效锁住养分。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阳朝西瓜皮薄肉脆、汁水丰盈、清甜爽口的独特风味,成为发展特色农业、助农增收的坚实基础。

日子红火:小西瓜拓宽振兴路

尝到甜头的彭楚贵夫妇,今年在乡农技人员指导下,将种植规模扩大到40余亩,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主要种植畅销品种“娇子”和“沙漠一号”,其西瓜品质更优,甜度高、口感脆,成了市场的“抢手货”。每天清晨,夫妻俩载着满车鲜瓜,风雨无阻赶往商贸中心。“你看这瓜,皮薄肉厚,咬一口全是汁水,甜得很!”彭楚贵切开西瓜,鲜红的瓜瓤甜香诱人。一旁的黄小翠笑容灿烂,竖起大拇指,无声传递着自豪与满足。

proxy (1) 拷贝.jpg

“说不累是假的,但靠自己的双手,在乡里帮扶下种好瓜、卖好瓜,心里踏实!”彭楚贵擦着汗,笑容里透着满足,“这瓜能卖2块钱一斤,一亩地收五千多斤,40多亩就是二十多万斤,刨去本钱,一年多挣好几万。日子真跟这西瓜似的,越来越甜!”

如今,阳朝乡成片的西瓜陆续成熟,清甜飘香。彭楚贵、黄小翠夫妻的奋斗故事,正是众多阳朝瓜农依靠勤劳双手与乡党委政府精准帮扶,在绿水青山间蹚出致富路的生动写照。这小小的西瓜,不仅承载着农户增收的希望,更成为阳朝乡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一抹亮丽的“甜蜜”色彩。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梦媛

编辑:彭梦媛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68/151518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