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春沃土·筑梦保靖 | 胡清:一名大学生村官的乡村振兴突围路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娜 编辑:吴学敏 2025-07-07 17:29:10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7月7日讯(通讯员   刘娜)在保靖县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位年轻的身影正用青春与实干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2023年7月,大学生胡清怀揣“让土地生金、助乡亲致富”的赤诚梦想,背着行囊回到家乡阿扎河村,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投身乡村振兴浪潮,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闯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业富民之路。

用行动击碎质疑让青春在田野扎根

“大学生懂啥种地?”“搞这些花架子,不如打工实在!”初任村书记时,村民们的议论声里满是怀疑。面对质疑,胡清选择用行动回应——他卷起裤腿钻进田间,白天跟着村里的老把式学育苗、练施肥,把书本知识融进泥土;晚上抱着农业技术书籍钻研到深夜,让理论在实践中落地。

为争取产业发展贷款,他多次往返于县城各家银行,磨破嘴皮讲规划、算前景;为推广经济作物种植,他拉着村民到试验田现场测算投入产出,用实实在在的收益预期打消顾虑。当试种的辣椒红透半边天,玉米迎来久违的丰收时,村民们终于竖起大拇指:“这娃,是来真帮咱致富的!”

图片1.jpg

变荒地为富园特色产业破土成金

2023年深秋,看着村里300余亩抛荒地,胡清心里犯了急。他逐户走访动员,带着村民用百日时间搬石头、整土地,硬是把乱石滩改造成了平整良田。为让村民吃上“定心丸”,他带头承包220亩土地,引种县里主推的岳阳晒红辣椒,还专程赴岳阳对接收购方,签下保底价包收协议,成功带动50余户村民扩种80多亩。

不止于辣椒,胡清的产业蓝图越绘越宽:引入保升农业合作种植水果玉米,依托百宇农业发展木耳产业,全部实现订单化生产。如今,300亩辣椒红遍山野,百亩玉米郁郁葱葱,十几亩木耳蓬勃生长,昔日荒草丛生的土地,已然变身瓜果飘香的“致富园”。

筑共富链条让发展红利惠及乡亲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抱团发展才能走得远。”为破解产业瓶颈,胡清牵头成立勤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构建“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共富模式。他盘活600余亩闲置土地,吸引5名乡贤带着资金、技术返乡,组建专业管理团队;组织村民开展标准化种植培训,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让村民从“会种地”变成“种得好”。

图片2.jpg

在销售端,公司与2家电商平台深度合作,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让农产品“飞”出大山;注册“勤民”商标,统一包装黄精、辣椒等特产,提升附加值。产业规划上,他推行"以短养长”策略:用辣椒、玉米等短平快作物的收益,反哺黄精等长效药材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今,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土地流转每亩年收租金200—300元,20余名村民在基地和公司就业,月工资1000—1500元。按照规划,202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实现跨越式增长,2028年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8000元,2030年将全面实现集体与农户“双增收”。

暮色中的辣椒田,胡清仍在仔细查看作物生长。返乡两年间,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把荒地变成良田,让特色产业扎下深根。在保靖县,像胡清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正不断涌现,他们带着知识、勇气与担当回到家乡,以实干为笔,以土地为卷,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因为他们坚信,俯下身子扎根沃土,终将让希望的田野结出共同富裕的硕果。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娜

编辑:吴学敏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99/151046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