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在迁陵。
在夜幕降临,炊烟袅袅的傍晚。
村厨小院的厨房里,大师傅们正挥动手里的铁铲,使劲翻滚着铁锅里的五花肉。五花肉在铁铲和火焰的共同作用下,滋溜地冒着烟,来回跳跃着,似一个妙龄少女舞芭蕾一般。
不出半时,五花肉炒枞菌、羊肚菌煮土鸡、腊肉炒酸辣子、酉水河鱼煮豆腐、青椒炒松花皮蛋、火烧辣子、小炒小白菜……一 一被端上了长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开饭了。”随着大师傅一声吆喝,客人们围桌而坐。端起碗、拿起筷,大快朵颐。这时,店家递上自酿的高粱酒,客人乘兴而饮。大家边吃边聊,在杯光交斛中,笑声、碰杯声响彻小院上空,温馨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此时的情景,像极了家庭年底聚会的模样。
夜幕降临,小镇如披上一层薄纱,酉水河倒映着两岸的灯火,碎成一片流动的星河。沿河的大道热闹起来,商铺的霓虹招牌次第亮起, 橘红与靛蓝的光晕在湿漉漉的石板上交融。偶有车辆驶过,轮胎辗压水洼的声响混着夜市摊位的吆喝,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三三两两的人们从家里出来了,或三五成群沿河堤大道散步、或聚集在河边公园摆动舞姿……
你可以约上三五好友,选择一家喜欢的店面儿,要上一碗酸辣面,喊上几把烤肉串、叫上几瓶“黄金茶”啤酒,那感觉简直是优哉游哉。趁着酒劲儿上来,再敞开心扉,谈生活、谈工作、吐槽种种不快,更是感觉到酣畅淋漓。
此时,小镇的光影是温柔的——没有都市的刺目霓灯,只有灯笼、星火与月光,将这座湘西小镇的夜,酿成一杯微醺的米酒。
等你,在迁陵。
在晨曦初露、喷薄欲出的清晨。
扁朝村的早晨来得格外早。站在观景台上,星星点点,雾气浓浓,向上伸手,有“手可摘星辰”的错觉,人亦如在仙境中一般;俯瞰下方,渺云万里、梯土成畦、油茶圆溜,山风习习。此时,山是美丽的,风是舒适的,人是飘渺的,山与风、人与景早已珠联璧合、合二为一。
和平村的清晨又是另一幅景象。薄雾缭绕在青山绿水间,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夜的寂静与晨的清新。格则湖像是一条沉睡的琼鱼,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偶尔辗转;垂钓人的帐幕,五颜六色,似给琼鱼绣上了一个个五彩的荷包。一幢幢红瓦楼房与澄黄的稻田拥抱在一起,构勒出一美好和湝的田园画卷。
迁清路犹如镶嵌在酉水河上的一条玉带,沿线青山绿水、风光旖旎。四方城村的钟灵山白塔立于群山之巅,站于塔顶,不但可以欣赏酉水蜿蜒、群山重叠景色,还可以远眺迁陵镇,见证保靖县百年的历史变迁;府库村的红石海在阳光的斜照下,像凝固的火焰,又像是大地的血脉。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岩石沉没的宣言,关于时间、关于坚韧、关于海枯石不烂、永不褪色的浪漫;陡滩村的古村落建筑群,似在讲诉着远古时代,土家部落的儿郎们赤手空拳与天斗、与水斗,不屈不挠的光辉历程。
闲暇时间,你可以沿着迁清路丈量脚步,征服山水;你可以乘着游轮,沿着酉水河而下,尽享水岸风光:四方城遗址、钟灵白塔、崖墓葬群、高峡平湖、野生猴群……一幅幅和谐的自然画卷尽收眼底,让你流连往返;你也可以在寒冷的冬天,带上亲朋好友,去202村浸泡温泉,洗去一年的疲惫和铅华。
迁陵,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毛泽东的国文老师袁吉六在这里设馆教学,培育寒门学子,留下千古名史;革命烈士姚彥以“方此国家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际,正宜我辈努力奋发……”书写革命绝唱。
迁陵,是一座温暖的小镇。在这里涌现出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在保靖县2023年6·30洪灾中,黄剑、宋欢、周秀坤三人不惧危险,合力救出被困群众11名,得到国家的认可;外卖小哥徐柏江在寒冷冬季二次跳入冰冷河中,营救落水少女,成为学习的楷模。
炊烟起了,我在迁陵等你;夕阳下了,我在迁陵等你;
月儿弯了,我在迁陵等你。
等你,在迁陵,无论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样等你。
作者:刘香琴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香琴
编辑:吴学敏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3/59/1528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