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县碗米坡镇:菌技培训添“蘑”力 产业振兴结“富”菇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秀萍 编辑:彭梦媛 2025-04-15 17:32:42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4月15日讯(通讯员  肖秀萍)“咱就盼着能学点真本事,把食用菌种好,多赚点钱!”在碗米坡镇2025年食用菌产业人才实用技术培训现场,柳树坪村村民彭兴文一边记笔记,一边感慨。4月12日,碗米坡镇党委政府联合吉首大学、保靖县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全镇83名食用菌种植户、返乡青年及农技人员,开展了一场“理论+实操”的沉浸式技术培训,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片1.jpg

开班动员:政策与期盼“双向奔赴”

“乡亲们,菌棒就是‘金棒’,技术就是‘金钥匙’!”开班仪式上,保靖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彭景柱用方言点燃了现场热情。他提到,碗米坡镇近年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经建成了150多个高标准出菇棚和20余个高标准养菌棚,以及厂房、办公楼、冻库等生产生活设施。此次培训特别针对夏季烂棒、菌种自繁等痛点问题设计课程,实现政策扶持与技术需求精准对接。

图片2.jpg

课堂“充电”:教授与村民“零距离”答疑

“菌包杂菌感染先查灭菌环节,就像蒸包子漏了气,里头的馅儿准坏!”吉首大学刘祝祥教授用方言搭配实景图片,把复杂的种植技术拆解成“土方法”。互动环节,村民积极提问,“夏季香菇烂棒咋办?”“菌种价格高,能自己扩繁吗?”这种问答式教学让种植户们豁然开朗,笔记本上记满技术要点。

田间课堂:企业与农户“手把手”对接

午后日头正烈,参训人员来到柳树坪村示范基地,走进湖南宏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化菌棚。公司董事长周海林扒开腐殖土,露出雪白菌丝:“湿度超65%就得揭膜通风,否则菌丝发黄就晚了!”村民贾祖红蹲下细看菌丝生长情况,恍然大悟:“原来菌包要‘呼吸’,我以前裹太严实了!”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这场培训不仅传递了技术,更搭建了产学研联动的桥梁。正如刘祝祥教授所言:“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菌香漫山时,碗米坡镇的“小蘑菇”正书写着共同富裕的“大文章”。

一审:何晗竹珺

二审:张晓莉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秀萍

编辑:彭梦媛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8/59/148710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