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水执笔,绘就振兴新景——保靖县碗米坡镇酉水河两岸片区农文旅融合振兴纪实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秀萍 编辑:田清 2025-10-17 21:15:07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10月17日讯(通讯员 肖秀萍)巍巍白云山,叠翠生金;悠悠酉水河,碧波流韵。曾经“沉睡”的山水资源,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保靖县碗米坡镇酉水河两岸片区,一幅以农文旅融合为底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破题起笔,做好“山水文章”

“过去是‘守着金山银山,不知从何下手’,现在思路彻底打开了,这山、这水、我们土家人的生活,都是发展的‘金饭碗’!”站在酉水河畔,碗米坡镇片区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透着坚定。

理念一变,资源活。片区紧扣“土家探源、一山一水”核心资源,系统构建文化、生态、产业“三源融合”发展体系——文化上,深挖八部大王文化,整合铜铃舞、梯玛神歌等非遗项目,打造“土家八部宴”品牌,亮相央视荧屏;生态上,依托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垂钓小镇、生态步道、露营基地;产业上,成立强村公司,统筹农产品统购统销,带动村集体增收突破百万元。沉睡的山水,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

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条”

片区的振兴之路,关键在于推动产业链“接二连三”,实现效益倍增。

“我们的油茶不仅用于榨油,林下还套种西瓜、紫薯,今年销售额超过20万元;‘村厨村艺大晒’一场活动就吸引了3.6万人次游客。”首八峒村一位返乡创业的党员骨干介绍。

这正是片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目前,片区7个村已实现“一村联一企”,设立3个村级金融服务点,发展油茶2800余亩、中药材1080余亩、辣椒1000余亩等特色种植,带动农户亩均收入超4000元。同时,以“强村公司+农户+平台”模式打造“云酉金碗”品牌商标,“六月六”土家年及“村歌嘹亮”等惠民活动全网流量累计破万。“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的融合发展路径越走越坚实。

源头活水,激活“土家新生”

农文旅融合如同注入一泓“源头活水”,让土家山寨焕发全新气象。

“家乡变美了,机会也多了。我回来改造老宅做民宿,就是想让更多人体验土家生活。”沙湾村一位返乡青年感慨道。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片区民宿一房难求,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雁归”效应持续释放,片区“联合人才库”已吸纳120名优秀人才,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9家,提质农家乐4户、建设有机菜园2个、培养名厨7位,不断提升酉水河两岸片区综合服务能力。培养村寨代言人6名,选派技术骨干下沉产业主体,支持创办家庭农场2家,人才“雁阵效应”日益凸显。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的问题,片区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课间竹竿舞、摆手舞等活动,让古老技艺在青少年中薪火相传。

一山一水皆成景,一耕一旅总关情。如今,从白云山的层林叠翠,到酉水河的清波荡漾;从八部大王庙的古老回响,到“村厨村歌”的现代活力,碗米坡镇正以“一心、一带、四区”的空间布局为纸,以融合之笔为墨,在武陵山区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土家答卷”。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秀萍

编辑:田清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54/51/153597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