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融媒体中心11月21日讯(通讯员 梁胜江)在湘西保靖的层峦叠嶂间,土地曾是苦难的温床,也是希望的苗床。对于保靖绿康望合作社的视力残疾人罗通望而言,这片土地见证的,不仅是他个人从残缺身体里迸发的生命力,更是一场关于尊严、社群与乡村未来的深刻实践。
断裂的身体,完整的土地梦

罗通望的身体带着残缺的印记,但在共产党员的身份下,他更坚信一种“完整的责任”——不仅对自己,更对脚下这片土地和乡邻的命运。2018年,他没有选择向命运“躺平”,而是毅然将命运的转折点锚定在泥土之中。
他创办合作社,进行的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土地革命。通过流转土地,他整合了分散的资源;通过与农户合作,他重建了断裂的信任链条。400亩南瓜、50亩冬瓜、30亩药材,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残疾人与土地签订的尊严契约。他引进智能烘干设备,推行绿色防控,不是在简单地务农,而是在构建一个现代化农业的微观范式——他要证明,乡村产业可以既葆有土地的淳朴,也拥抱时代的智慧。
小南瓜里的大哲学:从“输血”到“造血”

那颗软糯香甜的小南瓜,是合作社的明星产品,更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它象征着在看似贫瘠的土壤中,依然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罗通望的“致富经”,精髓不在于创造了240余万元的销售额,而在于他构建了一套可持续的“造血系统”。他走的“合作社+农户”之路,本质是构建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他通过网络课堂与田间实操,将州农科院的专家知识“翻译”成农民能懂的语言,这不仅是技术培训,更是一场知识的普惠。

他最动人的一笔,在于对残疾人群体倾注的特殊关怀。合作社里30多位残疾人社员,获得的不仅是15万元的务工工资和6万元的分红,更是一个被需要的岗位、一份平等的尊重和一个可以展望的未来。在这里,残疾不是被怜悯的借口,而是共同奋斗的底色。罗通望用行动诠释:真正的共富,是让最弱势的群体,也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有尊严地分享发展的果实。
未来:在土地上书写更广阔的生命叙事
面对未来,罗通望的蓝图更加宏大。扩大种植规模、引进现代化机械、打造“产旅融合”园区……这些规划的背后,是他对乡村命运的更深层思考。他不仅要种出南瓜,还要种出风景;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孵化一个集生产、生态与生活于一体的未来乡村模型。
“身体或许有残缺,但梦想从不受限。”这句话从罗通望口中说出,没有丝毫悲情,只有一种与命运和解并超越它的从容。他和小南瓜的故事,早已超越个人奋斗的范畴,成为一个关于“如何生活”的深刻启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我们拥有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奉献了什么;不在于身体是否完整,而在于我们是否用这具身体,为世界带来了些许改变。
在罗通望的南瓜地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的兴旺,更是一种精神的茁壮生长。他用自己的逆袭人生,证明了当一个人将自身命运与更广阔的乡土、更多元的群体相连时,所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这颗小南瓜,托起的不仅是百万财富,更是无数个曾被阴霾笼罩的生命,以及他们对一个有尊严、有希望的未来的全部想象。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梁胜江
编辑:吴学敏
本文为保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55/64/1544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