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感悟“一二一”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向顺武 编辑:易果 2016-04-26 11:16:57
—分享—

  美好的人生,人人都揣着一本“阅历书”,在理想和追求中,时光总会悄悄地从你身边流失,其实她在为你记录、撰写人生的阅历篇章;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顿号、感叹号……”点谱着你事业成功与否的人生路。若想攀登实现更高的理想境界,记住前人的名言:“方知苦中苦,才会人上人”,“梅花香自苦寒来”,“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个理,才能珍惜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学校老师给了我智慧和心灵,参军到部队懂得了革命道理,转业回地方工作增长了才干。当兵是我步入社会的最佳选择,虽然,离开部队数十年,挥之不去对那段时光的记忆。电视节目爱看军事频道,宁静地夜晚、鼾睡中时有梦幻昔日在部队的生活情节,与多年未知的战友重逢相见。往事回眸,憧憬当兵的岁月,重温、感悟“一二一”的连队生活,写写在那火红的年代里的美好回忆,抒发自我陶醉、欣慰的文章。

  (一)

  我出生在旧社会贫穷的农民家庭,长在红旗下,尤如一棵稚嫩的幼苗沐浴了党的阳光雨露滋润茁壮地成长。小时候在芭茅寨场上玩耍,见过黄衣黄裤扎绑腿,牵马背枪路过的陌生人,从大人的言谈中晓得是为穷人翻身进山剿匪的解放军;目睹了斗地主戴高帽的土地改革场合;有钱人请私塾先生给自家孩子教书识字,玩锄头把子的种地人,“只图鼎罐有米煮馒馒,那敢想鼎罐煮文章”,萌生了穷人和富人地概念。

  新旧社会两重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拔茅寨有了中心完小,我八岁读书进学堂,读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心灵深处播下了感恩的种子。听说,拔茅小学操坪晚上放电影“浓得很”,每当银幕上唱响“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激昂奋进的歌曲、八一军微在星光中闪烁地画面,看得入神,目不转眼。似乎见到了解放军高举八一军旗在嗒嗒、滴、嗒嗒嘹亮地军号中奔赴硝烟迷漫的战场,向着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冲锋,胜利地步伐阔步向前。当兵“好雄”啊!感概万千,长大后我也去当兵,保家卫国无限荣光。

  (二)

  一九六四年八月,我穿上了军装,走出大山,来到长沙市六八二七部队,两个月的新兵集训,下到三连八班当战士。军营里生活着红帽徽、红领章、军装绿的革命战士,这里驻扎着几十个战备执勤的连队,政治教育听报告,军事训练进场地,处处充满生气活力。伴随“一二一”的口令、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脚步,唱着高昂激情鼓舞斗志的革命歌曲。整连整排走着威武雄壮地阵容方队,他们是特殊人群,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义务和重任。“一二一”的人生道路上,挥洒血汗,奉献青春。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部队艰苦;是有志青年锤炼、摔打、培养、成长的好去处,有幸当上了兵终生欣慰。

  “一二一”是简单地迈大步,手摆起的肢体动作。入伍前没有在意学校上体育课时老师哨声中的“一二一”,认为军人成天在“一二一”中生活是否感觉枯燥泛味,体验了这种生活,“一二一”不仅是个单纯的数字组合,它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在魅力。“一二一”规范军人的脚步,培养了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作风和纪律。所以“一二一”号令经久不衰,具有感召力和生命力。

  在“一二一”中认识了连队,是士兵生活的大家庭,克敌制胜的战斗堡垒。部队曾经流传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连队是将军的摇篮,英雄、模范人物倍出的地方。

  党史、军史、革命传统教育,是武装思想提高政治素质铸造军魂的大课堂,我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壮大的建军法宝:一是“秋收起义”,“八一南昌起义”,人民有了自己的军队,三湾改编后“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核心地位。二是,古田会议,明确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形成了完善地建军制度,政治工作是军队建设地根本和方向,坚持了这条红线革命就会成功,事业就会发展。三是,人民群众是军队建设地根基和保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我部具有光荣的历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鸭绿江畔架设浮桥,保障友邻部队“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九五八年黄河洪水泛滥,阻断了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线,我部和全军五个舟桥团会战黄河岸边架设浮桥,保证了南北交通物质运输畅通无阻,得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和平环境担负抗洪救灾,备战训练任务;战时“缝山开路,遇水架桥”是首当其冲打前战的开路先锋,在这样的部队当兵深感自豪和荣耀。我热爱部队,安心连队生活。

  “尊干爱兵双八条”教育,加深了战友间深厚情谊。我们都是来自祖国各地,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都是战友,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提高了认识,激发了革命热忱,融恰了官兵关系,凝聚了部队战斗力。

  有人编排顺口溜描述连队,全连四个排、十三班,最小领导兵头将尾是班长,排长以上是连首长。连长抓军事“打打冲冲”、指导员抓思想教育“政治鼓动”,副连长管伙食“萝卜大葱”,副指导员抓文艺宣传“锣鼓咚咚”。百号多人的连有八大员:上情下达通讯员、伤病防治卫生员、伙食烹调炊事员、物质採买给养员、个人卫生理发员、牲畜养殖饲养员、文艺活动宣传员、全连都是战斗员。

  连队是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的阵地。“士兵争当五好战士、集体创建四好连队”的活动中,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向雷锋同志那样“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精读背诵毛主席著作老三篇,似一盏明灯拨亮了人生道路前进的方向。向张思德同志那样,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是党的需要,就是个人的志愿,党叫干啥就干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发扬“愚公移山”挖山不止的奋斗精神,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白求恩同志是个加拿大人,为了中国革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当兵不是图好看,享清福,对待革命工作,不能挑肥拣廋、计较个人得失,应该向雷锋同志那样,“甘当一颗不锈的螺丝钉”,党把你拧在哪里,就得竞竞业业、勤勤恳恳地闪闪发光。

  在连队:新兵、老兵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比学习热忱、比思想进步、比过硬的军事技能”。休息时,有的进课堂自学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联系思想实际,写学习心得体会和笔记;有的热爱劳动,进菜地搞副业生产,争当生产标兵;有的积极靠拢党团组织,开展思想互动,交流谈心,谋求上进。部队建设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

  发扬革命传统:连里给战士发送传家宝“针线包”;培养艰苦朴素的作风,衣服、鞋袜脏了自己洗,破了自己补;每月六元津贴省花少用寄回家;发现战友家庭有困难,悄悄帮助寄钱不吭声,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格、助人为乐的精神,在连队蔚然成风。正如演唱王杰同志英雄事迹时歌词唱到:“革命的熔炉火最红、毛泽东时代出英雄……”。解放军是所大学校,革命的大熔炉,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革命加拼命的年代里,不论部队或地方催生了不少的学习楷模和时代英雄。

 

{Ky:PAGE}

 

 

  (三)

  连队:充满战斗气息,紧绷着练为战的生活节拍和旋律。当你在甜梦的睡意中嘀嘀嗒嗒的军号声响彻军营。起床、整理内务、方便洗漱、十分钟后整队集合,班长的率领下“一二三四”口号声中跑步进入训练场。

  “立正!报数,整理服装,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科目:队列训练。

  要求:振作精神、昂首、挺胸、收腹、提臀、两上肢下垂、五指并拢、中指紧贴裤缝线、小腿绷直、两腿夹紧、两眼余光注意排面整齐、碎步中前后挪动调整队形。

  内容:三面转法,“立正、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

  步法:“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立正!稍息。”

  一遍遍地操练,有连惯有分节,精力不集中时动作会出错,阳光下训练,累得大汗淋漓,规范了基本动作,锤炼了革命意志,培养军人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加强战备观念,提高革命警惕,昼夜站岗放哨,轮班值勤。

  逢星期天,请假外出讲纪律,一人单两人并排行,左肩右斜背挂包,昂首挺胸手甩起,碰上领导和同志先敬礼,遇到督导纠察,虚心接受得改正。良好的素质、严格的作风靠平时养成。

  宁静的夜晚,随时都有可能被“嘟、嘟、嘟”的小呐叭声惊醒。“紧急集合!”最快三分钟打好背起背包,带上武器、整连、整营跑步赶到团部集合,检查战备敌情观念牢不牢,部队行动是否雷历风行。军人严格地纪律,雷历风行地作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训练,逐渐培养形成。

  一九六四年全军大比武余热未尽,美帝国主义又发动了侵略越南战争,苏修在我国北方蠢蠢欲动,重兵压境。在连队,气愤填膺的声讨会激发指战员参战热情。人人递交请战书,个个刻苦训练当尖兵。长沙零下2℃的寒冬腊月,高温40℃的酷热夏天,我们唱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歌曲,走向浏阳河训练场地。将卸在岸边几千斤重的铁质尖舟、方舟,随着“一二”的口令,节节推向河中心,抬起几百斤重的桥衔,铺设75公斤重的桥板,拧紧几斤重的螺杆。座座门桥在汽艇的牵引下合拢联接,拆了架、架了拆、争速度、抢时间,苦练过硬的杀敌本领。夏天被滚烫的铁器撞伤、擦伤、烫伤;寒风刺骨的冬天,面部、四肢红肿冻伤。我们的口号是:“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起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我们刻苦训练的理念。

  假设战情,舟桥器材遭到炮击、轰炸损坏的情形下,如何保证江河畅通。一是,征用民船架设浮桥;二是,砍伐树木,竹子扎编木排、搭便桥;三是,根据河床地质结构,采用圆木植桩或圆木框架结构支撑办法,在距水面二十公分以下架设水中桥。

  部队的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每周星期六晚上,团部放电影,影前一小时是连队歌咏赛时间,我所在一营的舟桥三连和舟桥二连是歌咏赛竞争对手,啦歌技巧五花八门。

  按入场顺序,连队在“一二三四”口号中跑步进场,“立定、放凳子、坐下!”

  咱们连长刘远鑫是山东大汉,威武地站在全连战士面前,摆开啦歌的架势,微屈弯腰,两手抱拳,螺旋式姿势在胸前旋转,伴随歌声曲调,右脚尖一踮又一踮,“雄伟地井岗山、八一军旗红……预备唱”:

  二连长冯黑孩见三连开了腔,凑起二火,指挥二连,“一二”,全连符合:“加油”、“一二”、“加油”!“唱得好不好?”二连齐答:“好”,“唱得妙不妙”,“妙!”“再来一首要不要?”“要!”鼓掌:“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三连副指导员李技焕,立即站起,习惯的紧紧腰带挥手指向二连:“二连的”、全连应答:“来一首!”“二连的呀,”战士齐呼:“嗬嗨!”“来一首呀么”、“嗬嘿!”“稀哩哩、沙啦啦、哆罗罗喂、来一首呀,嗬嗨!”

  三连一排长沉不住气了,接着指挥:“一二三四五。”全连齐答:“我们等待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欢迎二连来一首鼓掌:“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二连冯连长在数千人观众面前、坐不住了,操一口浓浓的河南腔“中”,指挥二连:“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唱:”

  歌咏赛似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展现战士们不服输,嚎嚎叫的精彩动人场面。

  (四)

  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军队的历史发展雄辨地证明,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军队建设的有力保证。

  红军时期:为了壮大红军队伍,先辈们涌现出“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当红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解放战争时,人民群众推着独轮车支援前方打胜仗。前辈们穿着拥军鞋转战祖国地大江南北,抗击日寇,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画面鼓舞人心。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扬革命传统,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工作。军队和老百姓自始至终保持血溶于水,唇齿相依的军民关系,如唐山地震等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地质、自然灾害,国家有困、人民有难时,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就会有人民子弟兵出现。军队是国家的捍卫者,人民的保护神。继续谱写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新篇章。

  每当军人走在大街上,给人们一种特别的视觉,威武地军姿,彪悍地形象,十足地兵味,良好的素养。这就是经过部队生活,锻炼,培养出的新一代军人。社会上总有人把对军人的爱称当作“一二一”呼唤。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征兵阶段,有人群生活、工作、劳动的地方,常会听到人们在议论当兵的话题:某某家的老几有出息,这次征兵“一二一”去了,某某家的女儿找个男朋友是“一二一”,当过兵的战友碰面相会时难勉交谈几句,认识他们的傍人定会介绍地说,他们曾经都是“一二一”。

 

{Ky:PAGE}

 

 

  (五)

  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年有老兵退役,有志青年应征入伍,部队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军人的精神代代传送。在部队是优秀士兵。复退到地方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是骨干,军地两用人才,人民称赞,组织任用。

  每当唱着:“当兵好啊”的歌曲,就振奋精神,想起二十一年的军旅生活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

  我已步入花甲之年,人老莫服老,退休不褪色,老当益壮,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保持夕阳红的青春。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了实现中国梦,继续发扬步调一致的“一二一”精神。做些有益于社会发展能所能及地工作,“守好自家门,教育好自家人关心国家大事,思想与时俱进”。我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美丽富强的中国必将成为东方的巨人。

来源:红网保靖站

作者:向顺武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6/04/26/588417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