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爷爷

来源:红网保靖分站 作者:贾 昶 编辑:易果 2017-02-21 17:00:03
—分享—

   我的爷爷(1898年——1961年),名贾庆智,小名小东。爷爷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真可谓“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爷爷从曾祖父贾泽惠手里继承下来的全部家档就是立在且查枯的一栋小茅屋。爷爷命很苦,他只得了两年的奶水喝,母亲就生病去世了。不久,爷爷的成长由他的后娘承担了。因为家境贫寒,爷爷没有进小学读书的机会,五岁时就开始为别人家放牛了。

  我眼中的爷爷,个头很矮小,头上蓄着长发,好像比一女人的还长。他把头发编成辫子,那长辫有时垂在身后,有时盘在头上。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清朝时候发型。

  爷爷虽然没有读过一天书,但他天然聪慧,智谋过人。17岁时,就认识了我14岁婆婆。我听寨上老辈人介绍,爷爷在寨人中一般是靠智力谋生。在寨中的红白喜事中,爷爷从来不要干重工夫,主要从事“总管”,“理事”之类的行当。

  爷爷最在行的是唱土家山歌。尢其以唱“挖土歌”和“孝歌”,在上河二寨都是很有名气的。我5岁时,就亲眼看到过爷爷唱挖土歌精彩表演。那是1955年,农业初级社组织挖生土,好多人在那里站成一排,边打“哦呵”边挖土,而爷爷和另一个人蹲在土坎上,你一问我一答地唱山歌。我当时好羡慕爷爷,他为什么不要挖土,不要出汗水?

  后来我才晓得,爷爷从事的是唱挖土歌的职业,他扮演的是“歌师”,一般人是无法拿下这门功夫的。寨上没有几个人能够胜任。

  我从家谱里曾看到一份资料,记载的是西岱贾姓人“挖锣鼓土”的习惯。主要是劳力少或单身汉的贫困人家,因田土少承租别人的荒山开新土、种苞谷,在人手少的情况下,为了赶农时季节,就用打锣鼓来挖土或薅草。谁要打锣鼓,皆会得到众人的支援。打锣鼓是兴家立业的好事,大家都不分亲疏,自觉地帮主人做一天白工(不付工钱,不吃白工饭,主人只请两个唱挖土歌的歌师吃饭)。

  打锣鼓的前几天,主人向寨上人放口信:定于某日在某地打锣鼓挖土(或薅草)。此口信,一传十十传百,家里有劳力的都愿意帮主人帮白工,帮白工的人各自准备锄头和中午饭,届时自动参加。打锣鼓的当天,主人事先约好的两名锣鼓师,吃过早饭后在主人的带领下紧击锣鼓向劳动工地进发,众人听到锣鼓 响,从各家各户背着背篓扛起锄头出门,争先恐后地直奔工地。先到工地的人在没动工时男的找烧柴,女的扯猪草,准备放工后背回家。等所有参加挖锣鼓土的人到齐和到准备动工的时候,两名锣鼓师一名手提大铜锣和锣锤,一名腰系牛皮小鼓,手握鼓棒,二人鸣锣击鼓催众人上工。数十人在工地下边排成一字长蛇阵,两名锣鼓师站在众人前面二三米处的高地,紧奏开工锣鼓,众人在锣鼓声中握紧锄头开始了你追我赶的劳动。

  父亲常教育我,长大要向爷爷学习,学习唱歌,助人为乐。可我没有爷爷那样的天赋,唱挖土歌的学问很深。譬如开始要唱“开场白”:

  早晨起来雾沉沉,雾雾沉沉不见人,东边一朵红云起,西边一片紫云腾,红云起哩紫云腾,红旗冉冉下天庭,红旗插在土坎上,来了你我唱歌人......

  挖土歌的主体,主要是摆在劳动过程中,内容有多方面的。如唱本族的根古,唱社会新风,唱传统美德等等,特别是即兴热歌,表扬挖土展劲的,批评挖土偷懒的。下面是我听爷爷唱过的挖土歌:

  本家住在天塘坡,刀耕火种度生活。

  后来进山挖岩窠,高山挖成一面坡。

  一片坡土改梯土,层层台土杂粮多。

  后来梯土开梯田,引水灌田稻谷多。

  土家人人有饭吃,男女老少乐呵呵 。

  …

  有一天晚上,我和爷爷在院坝里乘凉,听爷爷哼孝歌,我问爷爷,什么叫孝歌,于是,爷爷就给我摆孝歌的来源和根古:

  他说 以前有个皇帝叫仁宗,那一年,他的母亲死了,请道士做道场,送亡灵上天堂,哪知天门徒弟关了门,不得进去。道士念了三天三夜的经,还是不开门。有个秀才想了一个主意,出招贴招天下歌手,想用唱山歌去感动天地。于是,歌郎从四面八方都赶来了,头一次来的是张披头、李矮子二位歌郎,他两的歌才唱了三声,唱得家狗乱叫,家鸡乱啼,这二位歌郎显然不行,皇帝赐了三斗糙米,被赶走了。第二批来了田氏三兄弟,三兄弟来到歌场,每日吃酒吃肉,就是不开歌喉,什么原因呢?他们说,没有有对手啊,他们说非得要老歌山上的老歌仙来,请得他来才算歌手,田家三兄弟才肯唱歌。

  那天,老歌仙请来了。只见他头戴麻布孝帕一根,身穿麻布孝衣一件,腰间捆稻草绳子一根,脚穿草鞋一双,一进歌场,就与田氏三兄弟对唱起来,唱了三天三夜。他们唱了亡母在生行善事,做好事,唱得玉帝耳烧面热,坐立不安,急忙叫千里眼、顺风耳在南天门上查看一番。两人不敢待慢,放跑步来到南天门上打探,发现没有怪物作乱,只是仁宗皇帝死了母亲,亡母不得上天堂,歌郎的孝歌感动了天地。玉帝知道后,便传令南天门守卫打开天门,又特别叫太白金星撒三斗六升枸皮树种,给人类造纸用,行善亡母阴世需要纸钱。这样,仁宗皇帝的母亲到了天堂,后来大家认为唱孝歌能解罪成仙,死人以后都兴请歌师唱孝歌了。

  爷爷讲的故事好神秘,我更加崇拜爷爷了。

  1961年,“苦日子”使爷爷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不久就卧床不起了 。

  那天晚上,天好黑好黑,爷爷床头的桐油灯闪着微弱的光。我贴在爷爷耳边,问他想什么吃。爷爷说,孙儿,爷爷好想吃甜酒,你办不到啊! 你喊你娘给我煮一碗老青瓜稀饭就行了呢。

  我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青瓜稀饭,来到爷爷床前,边用调羹舀一勺边喊爷爷爷爷青瓜稀饭来了哦,可爷爷好像不理我。我以为爷爷生气了,就去告诉娘。

  娘来后摸摸爷爷手,贴贴爷爷的脸,对我说,爷爷走了。

  父亲叔叔伯伯们都来了,他们把爷爷放进那漆黑的棺材里,我拼命地喊,你们不能把我爷爷放进那里面啊!

  这时,我才晓得爷爷真的走了。

  (未完待续)

来源:红网保靖分站

作者:贾 昶

编辑: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7/02/21/58818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