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酉水回响·碗中盛音·村歌嘹亮”土家山歌里唱出乡村新声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刘番 通讯员 马愿倩 王林 编辑:彭梦媛 2025-07-25 09:12:03
—分享—

保靖县融媒体中心7月24日讯(记者 刘番  马愿倩 王林)7月23日傍晚,往日沉寂的保靖县碗米坡镇沙湾村十二月神广场,传出热闹欢快的土家山歌。暮色里,饭菜香与歌声缠成了线——“酉水回响·碗中盛音·村歌嘹亮”决晒正在此地拉开帷幕。村厨铁锅的滋滋声撞着山歌台的清亮嗓,土家乡村的烟火气与文化味,在晚风里酿得愈发醇厚。

图片1 拷贝.png

广场东侧的村厨区,首八峒村的茶油鸭刚出锅,金黄油亮的鸭皮裹着鲜榨茶油的鲜,瞬间引来游客围拢。掌勺村民擦着汗笑:“这地道的山茶油香,是山里的味道!”隔壁卡湖村的八宝炖排骨正咕嘟冒泡,虎皮红烧肉的焦香在空气里打转,勾的人馋虫直冒。八部黄焖鸭、俏鱼献宝……各色菜肴的香气弥漫,像是一场舌尖上的热闹比美。

西侧的村集互动区更见温度。65岁的向远翠老人握着游客的手教授铜铃舞,银铃轻响。她耐心念叨:“左手摇铃要轻,像沾晨露;脚步得稳,像踩着青石板似的。”一旁的土家语教学处,孩子们跟着“阿公”念土家语数字的发音,清脆童声混着炸糕的甜香,飘得老远。铜铃舞的韵律、土家语的音节,都是刻在民众骨子里的非遗密码,正借着这热闹,悄悄往下传。

图片2 拷贝.png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广场中央的舞台开始热闹起来,村歌大晒正式开场。《粉末人生》+《说唱脸谱》联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聚焦舞台,叫好声混着铜钹的脆响,在广场上空滚成一团热浪。联唱尾音还在暮色里荡漾,民俗组选手彭友香攥着衣角上台,开口就让台下静了——“酉水弯弯绕屋前,新米装满竹簸箕!”没有任何伴奏的土家山歌混着晚风漫开,她眼尾带笑续唱:“砖房盖在青石板,阿妹梳头对镜喜,日子甜过三月蜜——”尾音刚收,掌声就翻涌起来。彭友香的手还在抖,眼里却亮得很:“调是奶奶教的老调子,词是我填的新日子!路通了水来了,稻谷堆得比山高,可不就甜过蜜?”老调山歌里长出新故事,正是非遗最鲜活的模样。

图片3 拷贝.png

评委亮分总惹来满堂彩。《乌兰巴托的夜》的蒙族长调刚漫过广场,《花鼓》的土家锣鼓就接了档,草原的辽阔与山寨的灵动在舞台上撞出火花,台下各族观众的叫好声,比音乐还响。观众张桂英举着照片笑得开怀,手里通过活动赢来的土家织锦挂饰晃出细碎光。她说:“学铜铃舞、猜山歌谜,这次比我们小时候赶场还带劲!咱土家族的宝贝,就得这么高调的亮给天下看!”

活动终了,村厨优秀组织奖、村歌各组奖项各有归属。捧着奖状的通俗组一等奖选手周锐眼里闪着光:“流行歌混着土家调,这才是咱村的‘混搭好声音’!”证书与特色农产品奖品在手里晃,映得每个人脸上都金灿灿的。

暮色沉得更浓时,广场的歌声还没歇。田埂路灯早已亮起,有游客跟着《酉水船工号子》的调子哼,粗犷号子混着晚风,顺着酉水波纹荡向远方。这歌声里,有土家非遗的根,有各族团结一致共欢的暖,更有乡村新声的亮——就像这眼前的酉水,永远奔涌不息,一路向前。

一审:张晓莉

二审:何晗竹珺

三审:高 伟

来源:保靖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刘番 通讯员 马愿倩 王林

编辑:彭梦媛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646941/68/151523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保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