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记保靖县毛沟镇拱桥教学延伸点教师李凡兴
红网保靖县分站11月17日讯(通讯员 彭礼 彭彪)一支粉笔、一所村小、一辈子,他如一座通往山外的拱桥,让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踏着自己的背脊走出大山。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失去至亲,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就是坚守保靖县毛沟镇拱桥村教学延伸点41年的教师李凡兴。
他一辈子的教育经历,如一部情节曲折离奇的电影,让人揪心、佩服、感动!

李老师暑期为孩子辅导 彭彪 摄
一份责任,他三次死里逃生
1975年秋,刚好满十七岁的李凡兴,就在拱桥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开始走上三尺讲台。说是教师,其实是教师、农夫、工人一肩挑,当时正处于“大生产”时代,家家靠“公分”吃饭,学校也不例外,学校除了有10亩田土,还有一个校办工厂和养殖场。李凡兴白天给孩子们上完课,晚上还要给大人们扫盲。李凡兴为拿“满分”给家里减轻负担,课余时间,要么就是扛起锄头下田干活,要么就是挑起扁担给几头猪喂食。
李凡兴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有一次他特地早早地来到学校做好猪食,挑到猪舍。正喂猪的时候,猪舍突然倒塌,顷刻间,偌大的猪舍化为废墟,一大堆砖头、木头、瓦片将李凡兴活活掩埋。老师们听到响动立即赶来,听到几头猪的“唉唉的惨叫声”老师们你看我我看你哑口无言,突然有人大叫“坏了,李凡兴刚刚到喂猪饭!”顿时,在场人员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掀开柱子,扒开瓦砾,把李凡兴从瓦砾堆里抱出来,看着满身灰尘满脸血迹,一动不动的李凡兴,老师们急坏了,立刻去请当地的“草药匠”。过了一阵,李凡兴微微睁开双眼,慢慢的爬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见此情,大家才松了口气。老师们帮助李凡兴清洗尘土发现,他虽然没有受重伤,但此时已是伤痕累累,身上多处被划伤,老师们劝李凡兴到医院去检查,顺便上点药,他答应了。没一支烟的功夫,他就回来了,正当老师们全部纳闷儿时,他拿出药棉和酒精,轻描淡写的擦了擦伤口,便走进了教室。
李凡兴回忆当时说:“当时确实吓到了,后来想了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就暗自决定一辈子不离三尺讲台!”
这是李凡兴与死神的初次较量,而他们的较量远远不止这一次。拱桥小学600多平方米的操场全凭李凡兴和同事们的双手一寸一寸的炸出来的,厕所、食堂全凭他们用一块块石头砌起来的。但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围墙、每一根梁柱都浸满李凡兴的汗水甚至是鲜血。老一辈的村民说:“可以讲拱桥小学是李凡兴用生命砌起来的!”
1977年,拱桥小学开始搬迁。学校搬进岩山堡时,教师宿舍、食堂、厕所都还没有修好,操场是一片烂岩壳,教师没住处,没玩处。为改善学校条件,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李凡兴和同事起早贪黑(白天还得继续上课),早晚从欧家坡砍树、搬树,李凡兴的手上、脸上被荆棘划得体无完肤。在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老师们的住处终于得以解决。
可是,孩子们没有一片活动场所,李凡兴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动手,炸掉岩壳修建操场。李凡兴等一帮人在冰天雪地里打着赤脚取土推泥巴、搬石头砌墙、炸石头填坑。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和两个年轻教师炸操场上的大岩石,“轰隆轰隆……”声响震天,一天下来,他们的耳朵都快聋了,他们筋疲力尽。“轰隆!”炮声刚落,漫天硝烟和飞扬的尘土没有散去,他们又开始排炮了。正当李凡兴带头走向炮区,边走边聊“最后一排了,炸完放工。”突然,李凡兴在漫天灰尘中看见,还有一个炮眼的导火线在哧哧哧地燃烧,正冒着蓝烟,李凡兴马上大喊:“快跑,还有一炮没炸!”随之立即用力推开身后的两位老师,自己留在后面,“轰隆”石块从李凡兴头顶飞过。李凡兴很清楚,当时,即便是米粒大的石子,完全可以要了自己的命。但那一刻,他还是选择了推开同事。
后来,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不能出事,我是一个“单杆子”没有牵挂。再说,我命大,要死早几年就死了!”
李凡兴再一次与死神擦肩。然而,死神对李凡兴似乎“情有独钟”,几十年后又一次与李凡兴搭讪。
2012年6月24日,55岁的李凡兴按例,赶到学区领取“营养餐”食材。时间到了下午,路上的公共汽车已绝迹,于是他骑了一辆摩托车。路途中,坑洼的公路让他滑倒在地,此时的李凡兴不比当年,硬是足足半小时后,才舒醒过来。
他站起来一摸,额头、右手臂、右腿膝盖血淋淋的,但是他不觉得痛,便按照“老规矩”到医院弄点碘酒和药棉,就回学校了。第二天,天刚亮,要起床的李凡兴才感觉右腿一动就疼,他咬着牙站立,顺手拈来一根木棍杵着,打开校门,带着伤为孩子们上课、做中餐……
“当时,我还以为这把老骨头就要撩在那里了,阎王爷还是不要我啊……当时上厕所解大手把我整老火(方言:幸苦的意思)了,蹲下去,膝盖伤口又被扯开,半个月后才完全恢复。”现在聊起此事,李凡兴又好气又好笑。

暑假,李老师为校园的树木“解渴” 彭彪 摄
一身正气,他镇守校园护师生
1996年6月,历经几十年搬迁和风雨摧残的拱桥小学,教室变成了危房,学生生命安全严重受到威胁。学校、学区领导,多次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反映情况,计划重修拱桥小学,由于缺少资金未能如愿。李凡兴老师认为:只有多想“车车”,争取机会,改善办学条件。当李凡兴得知:同学校一墙之隔的粮援工程指挥部,想利用节余资金修建一所希望小学。他亲自去证实了这个消息后,就主动同村干部商议此事,决定请在省电视台工作的朋友出面,举行一次主题为“振兴拱桥教育,发展拱桥经济”的记者现场采访会。他的这一提议得到镇政府和县政有关府领导的大力支持。李凡兴就和村镇领导鏖战几个通宵,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一个星期的准备,一切就绪。
1996年6月24日,是李凡兴终身难忘的日子。凌晨,他坐着镇领导借来的一辆轿车,从州里接来了领导,同时还有州电视台、团结报社等媒体记者,县领导也来参加这次现场采访会。会后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拱桥粮援希望小学在一片欢呼声中动工了,村民们兴高采烈,师生们欢欣鼓舞,李凡兴老师更是激动万分,拱桥粮援希望小学已经破土动工,孩子们将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新校园拔地而起,李凡兴惜之又惜,学校、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成了他的心肝,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李凡兴成了当地人惹不起的“程咬金”,可总有不懂事的人,来捅这个“马蜂窝”。
1998年秋天的一天上午,两个社会青年冲进六年级教室殴打学生,李凡兴知道情况后马上奔赴现场。身强力壮的李凡兴一跑到教室就大厉声喝道:站住!其中一名社会青年当场他被镇住,另一名社会青年拔腿就跑,他一把将镇住的社会青年掂进办公室,让老师们看押。连忙去追赶另一名社会青年,因跑得急,在跑下楼梯时,摔了一跤,扭伤了脚。李凡兴老师强忍着剧痛,他一路紧追赶20余里路,一直追到毛沟镇的菜市场,才将另外一名社会青年抓住。最后将两名闹事社会青年交送政府处理。
有一次,一伙社会青年冲进学校,准备殴打学校教师。李凡兴老师发现后,立即制止。严肃地批评了那些社会青年,并再警告他们 “你们哪一个再敢来学校闹事,我就把哪个捆进派出所,不信试试!”一伙人见李凡兴来硬的了,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李凡兴老师一身正气,爱校如家,视师生如亲人,虽说寒暑假学校聘请了专门人员守校,可它还是隔三差五来学校打转,拔拔杂草,为花草树木浇浇水,当地的学生看见了,也跟他一起干。无数次挺身而出为学校、师生伸张正义,于1999年6月30日,获毛沟学区 “爱校护校、见义勇为”奖。

为孩子们盛饭 彭礼 摄
一句承诺,痛失爱女记初心
对于李凡兴来说,亲情是他一生的亏欠,失去至亲万分悲痛之中,他人不忘曾许下的誓言“永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1982年夏天,对李凡兴来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痛。那时,他忙碌着学校的工作,竟把妻子的预产期给忘了。当孩子快要出生时,李凡兴才匆匆忙忙赶回家,他立即向邻居家借了一架板车,拉着妻子去毛沟医院。满头大汗的他,拉着妻子来到医院,却万万没想到毛沟医院没有妇产科医生。李凡兴,低头起板车朝花垣县人民医院奔去,一边拉着妻子,他一边向上天为母子祈祷。
“拉不动啦,实在拉不动啦”拉着板车狂奔20余里路李凡兴的双腿开始酸疼,肌肉开始抽筋,他就要放弃啦,回头望一眼在板车上拼命挣扎呻吟的妻子,他浑身又从满了力量,咬紧牙齿飞奔起来。“啊”“恩啊、恩啊……”随着妻子的一声惨叫,婴儿的啼哭声让车停了下来。半路,妻子艰难地产下了一名女婴,李凡兴不知所措,远远跟随的母亲,听到婴儿的啼哭声,也使足全身余力,飞奔而至立即处理接生。“谢天谢地,母女平安!”李凡兴仰天长叹,汗水泪水交融在一起,顺着脸颊流下。不幸的是,因当时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接生,几天后,孩子离他们而去了,全家悲痛万分。李凡兴含着泪默默乞求孩子的原谅。
虽然,每每提及此事,李凡兴两眼禁不住流下泪来,但他却从没有因为此事而,放弃教育。因为在他想来,只有教好更多的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原谅!
经过这惨痛的教训后,李老师对于亲情和工作,做到了两不误。
1999年初夏,妻子生病到州医院动手术,需要亲属签名才能动手术。于是李凡兴请了假,匆匆赶到吉首。手术后的第二天,妻子才苏醒过来,看着妻子已经度过危险,李凡兴想起了班里的孩子,又想到了曾经失去的孩子……李凡兴很是矛盾“已经亏欠过妻子一次,这一次再也不能亏欠她,可一大班孩子正在等着他上课,又该怎么办?”妻子看出了他的焦急,知道他是工作狂,准是想到了班里的孩子,想想自己已无大碍,便让李凡兴通知他的侄女前来陪伴。“这么多年啦,我还不了解你吗?去吧,有侄女在你放心!”于是,李凡兴匆匆赶回学校,来到孩子们的身边。李凡兴每天都会通过电话,了解妻子的病情,妻子每天接到他的电话很是感动,此后非常支持李凡兴的工作。
李凡兴的儿子,目前在长沙生意做得非常红火,他也非常理解父亲,时常打电话给父亲说一些宽心的话语“嗲,你放心家里有我,你安心教学生……”
得到了亲人的理解与支持,李凡兴倍感幸福,仿佛被打了鸡血,工作越干越起劲。
李凡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民办老师转正的,各方面的业务能力都亟待提高,加上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落后,已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任务,他深信:学习是提高自己的最有效途径,只有自己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学生教的更好,才是对他们一辈子的爱,所以他不断学习,自我超越,自我挑战。
多年来,他积极参加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并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他先后完成了继续教育培训、西部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普通话培训并进行考试、计算机培训、新课改培训。特别是高质量出色地完成了六本培训报告册。他自觉进行学历培训,按年龄他可以不进行学历培训,但他为了提高自己,硬是坚持完成了学历培训,并于2005年取得了大专文凭。
李凡兴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20万字的业务学习笔记和无数篇教育论文,成为他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其论文《班级管理中的“心”招》荣获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土家族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获州一等奖……
“李老师对工作的热情、干劲和对教育的热爱,从当他学生到现在一起工作,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年轻人中也没几个能赶上他!”同校的李凡梅老师赞叹道。

开学前,李老师走访贫困生家庭 彭彪 摄
一份奉献,他爱生如子传美名
在李凡兴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李凡兴的心。
学生王文容(化名),父亲神经错乱已致疯癫,母亲离家出走,家中一贫如洗,已无力支持上学,开学后迟迟没来报名,这可急坏了李凡兴,一放学立即来到她的家里,并亲自掏腰包为其垫付学费,让她回到学堂,在学习中也常常帮助她解决困难。在李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王文容学习不断进步,期末还被评为“优秀学生”。
有一个叫李生(化名)的学生,学习很差,还经常违犯纪律,是个名符其实的双差生,李凡兴多次教育,都收效甚微,但是李老师从没有放弃过他。一次,他患了重感冒,几天都没没来上课,李凡兴多次带着礼物去看他,并为他补习功课。恰巧李凡兴也感冒了,虽然自己身体严重不适,但仍然坚持给李生补课。一天晚上,当他看到老师因感冒不断打喷嚏时,才知道老师是在带病为他补课,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即向老师发誓要做个好学生。后来,这位同学不仅学习进步很快,而且成为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优等生。
村民王永学,夫妻俩都是残疾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因开学没有钱缴学费,准备让两个孩子辍学。李凡兴得知情况后,来到他们家并说:“没有钱,我来缴,孩子们的书一定要读的!”像这样的事有多少,李凡兴自己也数不过来。
爱是一颗种子,在李老师的精心浇灌下,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他教过的一些学生,走出了大山,如今出人头地,却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关爱。他们为拱桥小学送来了篮球架、篮球、羽毛球等活动用品,并为学生送来了许多学习用品,为困难学生资助上学等等,用实际的行动感恩李凡兴,将爱发扬光大。
李凡兴老师的事迹传开,引来无数国内外爱心人士及大学生,为学校的贫困孩子们献爱心。
2012年,湖南财经学院千里驰援保靖县拱桥小学,为学校贫困生捐款1万元,捐献书包、文具盒等文具百余套,另外捐献2000多件抗寒衣物。
2014年暑假,中南大学湘雅学院社会实践团已连续八年在拱桥小学义务支教。期间,大学生们为孩子购买文具、小礼物等不计其数。
无数个爱心团队无数次为拱桥小学的学生献来爱心,最让他难忘的一次是2015年7月31日,中南大学7名外国留学生组团来到毛沟镇拱桥小学进行暑期支教,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欢度暑假。
这7名外国留学生来自美、非、亚三大洲的美国、墨西哥、马达加斯加、刚果金、佛得角、巴基斯坦6国,既有从事科研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也有本科生,他们来到拱桥小学,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趣味英语教学。李凡兴非常热心的招待了他们,并带领孩子们与他们同台表演,举办了一台“三洲七国”联谊文艺汇演。
蔚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骄阳似火,但拱桥小学校园里绿树成荫,清风徐来,书声琅琅,热闹不已。与平时不同的是,课堂上的老师变成了外国友人,留守儿童一个个聚精会神,被这些性格开朗、教法迥异的外国老师深深迷住。孩子们在课堂的小游戏中,已然对英语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
“别说孩子们高兴,我也是第一次和外国人亲密接触!我以为只有‘哈喽’是问候,哪晓得我早晨敲上课铃时,一个留学生笑着对我说‘狗摸铃’,我硬是郁闷了一上午!”李凡兴回忆那段时光,这是他难以忘怀的笑话!
外籍留学生,听说了李凡兴的动人事迹后,听的懂的听不懂的都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离别时,对中华文化向往已久,中文水平与中国人无异的马杰瑞对李凡兴说,短暂的时间,可能孩子们学不到多少知识,但是希望他们的到来,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同时,马杰瑞介绍,他在李老师身上学到了真正的中国文化——责任与仁爱!
李凡兴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一辈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做到了。他一生,用坚实的脊梁为山里孩子,拱起了一条希望之路。如今,这座“拱桥”已满面沧桑,两鬓斑白,仍坚定不移的践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扫描二维码
加入“保靖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新鲜资讯任你获取!
来源:红网保靖县分站
作者:彭礼 彭彪
编辑:易果
本文为中国保靖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aojingrm.cn/content/2016/11/17/5882431.html